次日清晨,天刚蒙蒙亮,高句骊城外的校场上已是人声鼎沸,一万五千名士兵整齐地排列在校场中,分为三队分别由黄忠、关羽、赵云三位将军统领。
黄忠站在左军队伍前,身着铠甲手持虎头湛金枪,目光扫过面前的五千步兵,这些士兵大多是经验丰富的老兵,虽然装备不算精良,但个个精神抖擞,眼神坚定,黄忠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“弟兄们,狼河城正在遭受鲜卑人的袭击,那里的守军已经快支撑不住了!
我们此次出征,是为了保卫玄菟郡,保卫我们的家园!
途中或许会遇到危险,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,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!
你们有没有信心?”
士兵们齐声呐喊“有!
有!
有!”
,声音震耳欲聋,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。
关羽站在右军的骑兵队伍前,青龙偃月刀斜插在地上,他勒住马缰绳目光如炬地看着面前的五千骑兵,这些骑兵都是玄菟郡的精锐,马匹精良,装备齐全,关羽朗声道“弟兄们,鲜卑人犯我大汉疆土,杀我大汉百姓,此仇不共戴天!
此次我们作为先锋,要快马加鞭,赶往狼河城,给鲜卑人一个下马威!
让他们知道,我大汉将士的厉害!
出后,都给我打起精神来,不许有丝毫懈怠!”
骑兵们纷纷举起手中的长枪高声喊道“愿随将军杀敌!”
赵云站在中军队伍前,银甲在晨光下闪闪光,他看着面前的五千精锐士兵,这些士兵中有步兵也有骑兵,是大军的核心力量,赵云语气沉稳地说道“弟兄们,我们是大军的中军,肩负着支援左右两军、保障大军安全的重任。
行军途中,大家要听从指挥,相互配合,遇到突情况不要惊慌。
只要我们团结一心,就能顺利抵达狼河城,与那里的守军汇合,共同击退鲜卑人!”
中军士兵们齐声应道“遵命!”
,声音坚定而有力。
辰时三刻,杨帆亲自来到校场为大军送行,他骑着一匹白马,缓缓走到三队士兵面前,目光扫过每一位士兵的脸庞,语气庄重地说道“将士们,玄菟郡的安危,就托付给你们了!
狼河城的百姓在等着你们,那里的守军在等着你们!
希望你们能够奋勇杀敌,早日凯旋,我在高句骊城等着你们的好消息!”
说完,杨帆拔出腰间的佩剑指向北方,高声喊道“出!”
士兵们再次呐喊起来“出!
出!
出!”
,声音响彻云霄。
关羽率先率领右军骑兵出,五千骑兵如同一条绿色的长龙,朝着北方疾驰而去,马蹄声踏在地上,扬起阵阵尘土;紧接着,赵云率领中军出,队伍整齐有序,步伐稳健;最后,黄忠率领左军步兵,押着粮草,缓缓跟在中军后面。
杨帆站在校场上,看着大军渐渐远去的背影,直到再也看不见,才缓缓调转马头返回府衙,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,他要坐镇高句骊城,处理郡内事务,同时密切关注前线的战况,为支援大军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。
关羽率领右军骑兵一路向北疾驰,他们轻装简行,只携带了少量干粮和武器,力求以最快的度赶到狼河城,沿途的道路崎岖不平,时而穿过茂密的森林,时而越过荒凉的草原,但骑兵们丝毫没有放慢度,每个人都紧绷着神经,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。
出后的第三天午后,大军来到了一片名为“黑松林”
的森林边缘,这片森林茂密幽深,树木高大挺拔,枝叶交错,阳光很难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射到地面,林中显得十分昏暗。
关羽勒住马缰绳示意大军停下,他眉头微皱对身边的副将说道“这片黑松林地势险要,容易设伏,你带一队斥候进去侦查,务必小心谨慎,若有异常,即刻汇报!”
副将应声,率领十名斥候翻身下马,手持短刀小心翼翼地走进了黑松林。
关羽率领大军在森林边缘待命,士兵们纷纷握紧手中的武器,目光警惕地盯着森林入口,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半个时辰后,斥候们终于从森林中走了出来,脸色有些凝重地向关羽禀报“将军,林中现了鲜卑人的踪迹!
我们在林中深处现了数十匹鲜卑人的战马粪便,还看到了一些被丢弃的帐篷残骸,看情形,鲜卑人应该是在昨日离开这里的。”
关羽闻言眼神一凛“看来鲜卑人早已料到我们会从这里经过,想要在这里设伏。
幸好我们提前侦查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他沉思片刻对副将说道“你再带一队斥候,绕到森林后方侦查,看看鲜卑人是否还在附近埋伏。
另外,传令下去,大军暂时在此休整,将士们原地待命,不得擅自行动。”
副将再次领命而去,关羽翻身下马走到一棵大树下靠在树干上闭目养神,他知道鲜卑人虽然暂时离开了,但很可能还在附近徘徊,想要寻找机会袭击大军,作为先锋,他必须确保大军的安全,不能有丝毫大意。
又过了一个时辰,副将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