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承畴也说道:“陛下,郑大人所言有理。不过,赈灾刻不容缓,我们可先与藩王们商议,以朝廷名义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若实在不行,再考虑其他办法。”
朱由检点头:“洪爱卿所言有理。杨爱卿,你负责去与各地藩王沟通,务必筹措到足够的赈灾款项。但要注意方式方法,不可激化矛盾。”
杨嗣昌领命:“陛下放心,臣定当竭尽全力。”
退朝后,杨嗣昌与洪承畴、孙传庭聚在一起商议。“此次去与藩王沟通,恐怕不会顺利。藩王们大多养尊处优,未必愿意拿出钱财赈灾。”杨嗣昌忧虑地说道。
孙传庭说道:“杨大人,必要时可向他们表明,若不解决灾荒,流民增多,恐会危及他们自身的利益。”
洪承畴点头:“对,同时我们也要做好两手准备。若藩王们不肯配合,还需另寻他法筹措资金。”
杨嗣昌随即带着一队随从,开始奔走于各地藩王府。他首先来到了福王府,见到福王朱常洵。
“福王殿下,如今各地灾荒严重,灾民流离失所,朝廷赈灾款项短缺。殿下深受皇恩,还望能慷慨解囊,为赈灾出一份力。”杨嗣昌诚恳地说道。
朱常洵皱着眉头,满脸不情愿:“杨大人,本王虽有些家底,但也并非取之不尽。且这些钱财都是本王多年积攒,以备不时之需。如今让本王拿出大量钱财赈灾,实在有些为难。”
杨嗣昌耐心劝说道:“殿下,灾荒若不及时解决,流民增多,一旦引发民变,恐会危及殿下的安危。如今朝廷有难,殿下若能伸出援手,陛下定会铭记于心。”
朱常洵沉思良久,勉强说道:“好吧,本王就拿出十万两白银,聊表心意。”
杨嗣昌心中无奈,但也知道不能逼得太紧,只得道谢后离开。之后,杨嗣昌又拜访了其他几位藩王,然而大多数藩王都像福王一样,虽拿出了一些钱财,但与所需的赈灾款项相比,仍是杯水车薪。
杨嗣昌回到京城,向朱由检如实汇报:“陛下,臣已与各地藩王沟通,他们虽都拿出了部分钱财,但离所需赈灾款项仍相差甚远。”
朱由检面色凝重:“看来指望藩王并非长久之计。诸位爱卿,还有什么办法能尽快筹措到赈灾款项?”
这时,孙传庭出列说道:“陛下,臣听闻江南一带富商云集,可对江南富商征收临时赈灾税。江南经济繁荣,富商们财力雄厚,征收此税,对他们影响不大,却能解朝廷燃眉之急。”
内阁大学士文震孟却表示反对:“孙大人,江南乃国家赋税重地,对富商征税,恐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,且富商们若联合抵制,也会带来诸多麻烦。”
朝堂上又陷入了争论。朱由检头疼不已,说道:“诸位爱卿暂且安静。此事关系重大,需谨慎考虑。孙爱卿,你详细说说征收临时赈灾税的具体方案。”
孙传庭说道:“陛下,臣建议对江南资产达到一定数额的富商,按照其资产比例征收临时赈灾税。同时,选派清廉官员负责此事,确保税收公正合理,且不会对普通商户造成影响。征收期限设定为一年,待灾荒缓解后,即停止征收。”
朱由检思索片刻:“此计可行,但要选派得力官员,确保执行过程不出差错。文爱卿,你觉得如何?”
文震孟拱手说道:“陛下圣明。若能严格监督执行,或许可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