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,招募新兵并非易事。京城百姓经历了多次战乱,人心惶惶,许多人对参军心存顾虑。孙传庭亲自到招募点,向百姓们说道:“乡亲们,如今北方部落威胁未除,京城安危关乎大家的生死存亡。若我们不奋起抵抗,京城一旦沦陷,大家都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。参军保家卫国,不仅是为了朝廷,更是为了我们自己和家人。”
一位老者站出来说道:“孙大人,我们也想保家卫国,可这打仗太危险,我们的孩子去了,万一……”
孙传庭说道:“老人家,我理解您的担忧。但只有我们团结起来,才能抵御外敌。朝廷会照顾好参军将士的家人,若有伤亡,也会给予优厚抚恤。而且,我们会对新兵进行严格训练,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,尽量减少伤亡。”
在孙传庭的劝说下,不少百姓打消了顾虑,纷纷报名参军。孙传庭挑选了一批年轻力壮的百姓,将他们编入新兵营,安排经验丰富的将领进行训练。
与此同时,在紫荆关,洪承畴已安排士兵开始修复城墙。他看着忙碌的士兵们,对身旁的将领说道:“城墙是紫荆关的第一道防线,一定要修得坚固。多派些人巡视,防止北方部落派小股部队前来骚扰破坏。”
将领应道:“是,洪大人。只是修复城墙所需的石料和木材,本地供应有些不足。”
洪承畴思索片刻:“派人到周边村镇收集,若不够,再向京城请求支援。另外,在城墙上增设一些瞭望塔和烽火台,加强警戒。”
正当紫荆关和京城紧锣密鼓地进行防御准备时,探子传来消息:“杨大人,洪大人,北方部落已暂时镇压了几个小部落的反抗,但还有部分小部落仍在暗中抵制。为了安抚这些小部落,北方部落首领决定亲自前往谈判,近期不会发动大规模进攻。”
杨嗣昌与洪承畴对视一眼,杨嗣昌说道:“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。他们谈判期间,我们正好加快防御准备。同时,我们可以想办法利用小部落与北方部落的矛盾,进一步分化他们。”
洪承畴点头:“杨大人,我觉得可以派人秘密联系那些对北方部落不满的小部落,给他们一些好处,让他们在北方部落进攻时保持中立,甚至倒戈相向。”
杨嗣昌说道:“此计可行。但要小心行事,不能让北方部落察觉。你挑选几个机灵且善于言辞的人,让他们乔装打扮成商人,秘密前往那些小部落。”
洪承畴领命去挑选合适的人选。杨嗣昌则继续思考应对北方部落的策略。他深知,北方部落此次谈判只是权宜之计,一旦他们解决内部矛盾,必然会再次进攻。
几日后,洪承畴挑选的人乔装出发。与此同时,京城派来的物资和兵力也抵达了紫荆关。
“杨大人,洪大人,京城送来的粮草、兵器和援兵都已安全到达。”一名将领前来汇报。
杨嗣昌和洪承畴来到物资存放处和军营,查看物资和兵力情况。
“这批粮草和兵器来得太及时了。弟兄们,有了这些物资,我们更要坚守紫荆关。”杨嗣昌对士兵们说道。
洪承畴则对援兵将领说道:“各位兄弟,如今紫荆关形势严峻,希望大家能尽快熟悉环境,融入防御体系。”
然而,就在他们积极准备防御时,又有新的问题出现。紫荆关的士兵们连续作战,疲惫不堪,士气也有所低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