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5章(1 / 2)

    【立冬,北风裹挟着细雪席卷京城。朱由检微服私访,见寻常百姓家中仅靠破旧火盆取暖,老幼冻得瑟瑟发抖,连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。回宫后,他将冻裂的砚台砸在龙案上:“北方苦寒之地,百姓竟如此挨冻?工部、户部,五日内必须拿出取暖良策!”】

    【早朝时,朝堂炸开了锅。】

    【工部侍郎捧着《营造法式》颤声道:“陛下,古法制暖无非火炕、火盆,最多在墙壁夹层通烟道,但砖石导热慢,且费柴如金……”】

    【户部尚书哭丧着脸:“国库空虚,连官仓的存炭都不够供应皇室,哪有余力接济百姓?”】

    【“够了!”朱由检猛地起身,龙袍扫落奏章,“即刻成立‘暖冬监’,征召陶工、铁匠、烧炭户,朕要让每个百姓屋里都有暖意!”】

    【暖冬监设在窑厂旁,工坊内热气与争吵声交织。老陶匠吴土根拍着粗陶火盆大骂:“火盆就该用黏土烧,掺沙子都算坏了规矩!改?除非我入土!”】

    【西洋传教士龙华民展开铜管图纸,铜尺敲得木板咚咚响:“在欧洲,我们用铁皮卷成管道,烧火炉子的热气通过管道循环,整屋都能暖和。”】

    【年轻的铁匠阿铁挠着头:“我寻思着,把火盆底改成镂空,下面塞木炭,是不是能省些燃料?”】

    【首次试验在暴雪夜。龙华民的铁皮管道刚烧起火,接缝处就冒出滚滚浓烟;阿铁的镂空火盆倒是省炭,可热量全从底部散了,屋里还是冷得跺脚。吴土根举着传统陶盆冷笑:“洋玩意儿不中用,老祖宗的火盆至少能烤手!”】

    【“再试!”朱由检裹着狐裘突然现身,睫毛上凝着白霜,“管道加密封胶,火盆加散热片,吴师傅……你的陶盆也该与时俱进!”】

    【转机来自卖烧饼的刘大娘。“我烤饼的炉子,用泥糊成双层,中间隔空,保温又省柴。”她搓着冻红的手,“取暖的家什能不能也这么弄?”】

    【龙华民眼睛一亮:“双层结构!在陶盆外再加一层,中间填充隔热的石棉!”】

    【阿铁抡起铁锤:“我打个可折叠的铁架,架在火盆上烤衣服,一物两用!”】

    【改良后的“双层暖陶盆”横空出世。内层烧炭,外层隔绝热量,顶部的铁架可烘干衣物;龙华民设计的“地龙循环炉”通过地下陶管输送热气,整间屋子暖如春日。】

    【“真的不呛人了!”张老汉目瞪口呆地摸着温热的陶盆,“往年这时,我咳得整夜睡不着!”】

    【但新问题如潮水般涌来。】

    【“这铁架烤衣服是方便,可太占地方!”小户人家的李氏抱怨,“我们屋子巴掌大,哪搁得下?”】

    【富商家的管家撇着嘴:“暖陶盆倒是实用,可灰头土脸的,与我家的檀木家具格格不入!”】

    【匠人们再度各显神通。阿铁打造出“壁挂式暖衣架”,不用时可折叠贴墙;吴土根联合景德镇画师,在陶盆上绘出雪景寒梅;龙华民则将循环炉缩小,制成“便携暖脚箱”,塞进棉被里暖足正合适。】

    【这场取暖革新迅速燎原。】

    【“客官,试试新出的‘暖手宝’!”杂货店老板举起陶制小罐,“装炭火能暖手,放被窝里整夜不凉!”】

    【边塞军营中,士兵们围着新砌的“防风火塘”欢呼,再也不用抱着石块取暖;江南水乡,船家用竹筒改造出“水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笔趣阁】 www.biqu66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最新小说: 错嫁随军,禁欲大佬宠妻上瘾 满级虐夫!他下跪求复合 重生民国:从打猎开始富甲天下 恶毒老太重回七零,一巴掌打翻三个逆子 一念吞天凌峰苏琳 世子爆改锦衣卫,他步步高升成大佬 父女都选白月光,她转身离婚惊艳全球 我,反派,苟成了修仙大佬 我武大郎,单挑梁山很合理吧 内卷修仙后我从废柴成为了团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