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深宅立铁规(1 / 2)

大年初二,辰时刚过,镇国将军府的朱漆大门再次开启。

沈静松一身墨色常服,外罩玄青大氅,手提精巧礼盒,踏着院中尚未扫净的残雪,步履沉稳地走了出去。

靴底落下深深的印痕,一路延伸向府外,仿佛承载着不为人知的重量。

安嘉郡主立在廊下,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,对身旁的沈澄葭柔声笑道:“瞧瞧你哥哥,倒成了个大忙人,年节里还这般奔波着走人情。”

语气里虽带着些许嗔怪,眼底却藏不住欣慰与骄傲。

她已知儿子今日是往太傅黄柏悟府上拜年,后续几日更是排得满满当当:初三拜会兵部尚书,初四走访吏部尚书,初四夜里还与刚刚升任秘书少监的严明有约小酌,初五则要随她一同参加司农文修远大人嫡次子的及冠礼。

见儿子好不容易归家过年,却比在北疆军营时更不得闲,安嘉郡主不免又向女儿轻声抱怨:“葭儿,你这哥哥,真是越大越成了个陀螺,停不下来!

娘还想着一家人好好守岁说话,他倒好,日日不见人影。”

然而,抱怨归抱怨,她眉宇间更多的是一种“吾家有儿初长成”

的宽慰,欣慰于儿子终于懂得在京中经营人脉,为家族长远计。

唯有沈澄葭心如明镜。

兄长那含笑出门的“拜年”

,袍袖之下或许藏着关乎边境安危的密信;那每一句云淡风轻的问候寒暄,字里行间传递的可能是决定战局的军情。

她倚着冰凉的廊柱,目光追随着兄长渐行渐远、最终消失在照壁后的背影。

庭中悬挂的喜庆灯笼投下暖融的光晕,在她清澈的眸子里跳跃闪烁,却丝毫驱不散心底那因北疆异动、幽州疑云而层层堆积的寒意与沉重。

安嘉郡主轻轻拍了拍女儿微凉的手,挽着她转身往东院内院走去。

“外面风大,仔细冻着了。”

她话题一转,提到了明日即将到来的不之客,“明日孙家的人便要上门了。

真真是……也不知是年节里驿传不便,还是那孙家本就不知礼数,人都在来京的路上了,才想起给西院去信。

信是初一到的,人初三就要进府,这般仓促,成何体统。”

既然并非东院的正经亲戚,安嘉郡主也懒得亲自去西院张罗,只遣了得力的仆妇过去传话,指挥着西院那边的管事自行派人打扫出孙家要住的院落。

至于西院的管事是尽心尽力还是阳奉阴违,那就不是她这位隔房的郡主弟媳能越俎代庖的了。

这镇国将军府乃是先帝御赐,规制宏大,即便是西院也极为宽敞。

内院中独立的院落便有五处,外院更是广阔,用于男宾会客、议事,还需安置门客仆从。

西院本是预留给沈战的子嗣居住的。

然而沈战与安嘉郡主伉俪情深,誓不纳二色,又已儿女双全,得了先帝恩准,才将西院暂借给当年初入京城的弟弟沈山一家居住。

可这“暂住”

竟成了长久,沈山在兵部谋得主事一职后,也借口老母舍不得次子,迟迟不愿搬离。

反观沈战常年戍守北疆,浴血沙场,却不见沈老夫人有一封家书问候,更遑论缝制衣物表达关切,每每只是沈战立下战功得了赏赐,她便理所当然地要求“孝敬老娘”

如今,这孙家又要来西院借住,且看这架势,也不知要盘桓多久。

安嘉郡主思及此,神色转为严肃,对侍立一旁的管事仆妇们郑重嘱咐道:“虽说东院与西院隔着花园、回廊、车马道,各有门户,互不相连,但孙家终究有外男在。

自他们入住之日起,东院门户须得给我扎紧了!

尤其是内院,决不允许西院任何男子擅入!

立下规矩:若孙家男丁欲拜访东院,必须提前一日递上拜帖,且只能在外院花厅接见。

小姐身边,丫鬟、仆妇、家丁、侍卫,必须时刻紧随,寸步不离,绝不可给孙家人半分接近的可乘之机!

另外,孙家女眷若无正当理由和名帖求见,一律给我挡回去!

我堂堂郡主的女儿,金枝玉叶,岂是什么阿猫阿狗想见就能见的?谁若当差时出了纰漏,休怪本郡主不讲往日情面!”

底下仆从们皆屏息凝神,齐声应诺:“谨遵郡主吩咐!”

安嘉郡主又就年节期间府内加强巡视、车马调度管理等事宜细细吩咐了一遍,这才让众人散去各司其职。

沈澄葭扶着母亲缓步走回内院。

直至踏入母亲居住的正房,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笔趣阁】 www.biqu66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最新小说: 恶魔游戏,我能驾御无双运势! 龙尘主角小说 四合院:从雷劈祖坟开始 大明王朝之第一太监 分手夜,小叔把我亲到红温 我都无敌了,还当什么舔狗? 顾先生,请牵好我的手 开局混沌剑体,打造不朽仙族顾长青姜怜心 岭南花林诡事录 御兽修仙:从进化猫咪开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