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若陛下坚持查账,臣请王尚书全程陪同,一则协助梳理账目,二则确保核查不扰公务,如此方能兼顾效率与规制。”
这番话既表了反对态度,又给了皇帝台阶,更试图将查账主动权攥在白党手中。
周济民暗暗松了口气,这白丞相果然老谋深算,这下既不必自己硬顶,又能稳住局面。
萧衍却似未闻这些辩解,指尖停下敲击,缓缓抬眼,目光扫过殿内争论的官员,最终落在阶下的严明身上,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错辨的威严:“严少卿,敛儿之死你已彻查,沈山亦已释放,此事你怎么看?查账与命案,是否真有冲突?”
严明立刻出列,玄色官袍在身侧划出利落的弧度,躬身时腰背挺直,声音铿锵有力,穿透了殿内的嘈杂:“陛下,敛儿之死已初步查明,乃幕后之人刻意栽赃!
凶器是仿造的将军府短刀,所谓‘西院碎布’确无实证,故释放沈山以安人心。
但此案恰恰印证,幕后之人急于用命案搅局,正是怕漕粮案真相败露!”
他话锋一转,目光扫过白鸿渐,接黄柏悟之语:“此前臣查探漕运司时,便察觉漕运拨款有异常,今黄太傅找到的书信,恰与臣的现互为印证!
周显案牵扯漕运拨款,户部作为主管部门,账目核查本就是应有之义,何来‘贸然’之说?且大理寺与御史台已挑选十余名精通账目的官员,皆是历经过多案的老手,定能在三日内完成核查,无需王尚书分心。
他只管调度漕粮,查账之事,臣等足矣。”
“诸位大人担忧粮荒,担忧漕运,可若不查清拨款去向,便无法堵住漕运漏洞。”
严明目光转向白党官员,语气郑重,“敢问诸位,若拨款被贪墨,粮船何以调度?若账目不清,百姓何以安心?查清账目,不仅能还周显案一个真相,更能让漕运整顿有据可依,让粮船早日抵京,解百姓燃眉之急。
此举利大于弊,恳请陛下准奏!”
这番话既回应了“命案疑云”
,又戳破了白党“兼顾规制”
的托词,更将沈澄葭的幕后布局与朝堂交锋紧密衔接。
殿内渐渐安静下来,白党官员们面面相觑,再无人敢轻易开口。
萧衍缓缓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,语气陡然变得坚决:“准奏!”
两字落下,殿内瞬间鸦雀无声。
萧衍继续道:“着大理寺少卿严明,率大理寺与御史台官员,即刻前往户部清吏司架阁库,核查近三年漕运账目!
王岱专心调度漕粮,不必陪同。
任何人不得阻拦,违者以抗旨论处!”
旨意下达的瞬间,白党官员的脸色齐齐变了。
周济民张了张嘴,还想再说些什么,却被白鸿渐用眼神制止。
白鸿渐微微摇头,眼底闪过一丝冷厉——他清楚,此刻再反对,只会落得“阻碍查案、不顾民生”
的罪名,不如先退一步,再图后计。
萧衍看着这一幕,心中暗笑。
他抬手示意黄柏悟上前,语气放缓了几分:“黄太傅,你身为钦差主理此案,查账之事,还需你多费心监督,确保账目核查公正透明,不偏不倚。”
黄柏悟躬身应道:“臣遵旨!
定不负陛下所托,查清账目,还朝廷与百姓一个清明。”
朝会散去,文武百官依次退出乾元殿。
白党官员们簇拥着白鸿渐,脚步匆匆,白鸿渐压低声音吩咐:“立刻让人去架阁库,盯住那些‘结余’账目,若实在瞒不住,便……”
话未说完,已与众人消失在宫道尽头。
帝党官员们则面带轻松,林文彦拍着严明的肩笑道:“秋崖今日这番话,真是字字诛心!”
周济民混在人群中,指尖悄悄松开攥皱的衣料,掌心的冷汗已浸凉了袍袖。
心中既有如释重负的轻松。
还好未被白鸿渐识破,又有几分隐秘的紧张。
查账指令已下,接下来需按计划引导严明找到王岱的破绽,还要确保自己全身而退,这条路,容不得半分差错。
萧衍留在殿内,拿起御案上的“黑账”
副本,指尖轻轻翻开。
阳光透过殿内的窗棂,落在账册的字迹上,映出密密麻麻的记录。
他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。
沈澄葭递来的梯子,他接住了;白党用命案搅局的算盘,也被严明击碎了。
接下来,便是看严明与周济民如何“演好”
这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