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章 阳谋夺民心改(2 / 2)

/p>

这份孝行,便是七尺男儿也难及啊!”

台下茶客瞬间炸开锅,有人叹息:“原来沈小姐是为父兄病倒的!

之前说她拒婚太子耍脾气的闲话,定是有人故意传的!”

还有人拍桌:“白党奸臣连忠良小姐都诋毁,真是丧尽天良!”

街角酒肆里,几个穿青布长衫的书生围坐一桌,温好的黄酒冒着热气,酒盏却被晾在一旁。

一个戴方巾的书生猛地攥紧拳头,指节泛白,“啪”

地拍在桌上,酒壶震得晃了晃,热酒溅出几滴:“诸位兄台!

沈小姐拒婚太子,岂是‘恃宠而骄’?她是守着沈家世代忠良的清白,不愿攀附东宫权势!

如今听闻军粮被贪、父兄受困,竟急得呕血病倒,这份家国心、忠孝意,哪点配不上‘巾帼英雄’?!

那些诋毁她的流言,分明是白党爪牙散布,就是想打压沈家这股忠良气,其心可诛!

若任由他们倒行逆施,克扣军粮、污蔑忠良,我朝纲纪何在?民心何安?”

他越说越激动,额角青筋凸起,邻桌酒客也凑过来听,时不时点头附和,骂声此起彼伏。

这些声音仿佛拥有了生命一般在寒风雪粒中穿梭,迅地扩散开来,一日之间便传遍了整个京城。

沈澄葭的形象,从“心机拒婚女子”

彻底扭转为“被奸臣迫害的孝女”

,过往流言反噬成白党罪证,民心如雪地暖阳,彻底倒向沈家。

谁也不知,这场风暴的推手正是沈澄葭。

她不用刻意煽动,只凭“忠孝”

二字,便让舆论自倒向沈家。

……

深宫中的乾元殿,萧衍坐在御案后,手里拿着周济民的密报:白党共捐三万余两,中立派踊跃,老臣捐祖传玉器;市井舆论动向也一一列明,连茶馆说书词片段都在其中。

萧衍放下密报,指尖轻敲御案,嘴角勾出一丝笑意。

周济民在军粮案的表现已让他满意,沈澄葭这“逼捐+舆论”

的组合拳更出预期。

既削弱白党财力,又赢取民心,还让沈家站稳“忠良”

立场,一举三得。

“这个沈澄葭,倒真是可塑之才。”

他低声自语,目光落向窗外雪地,“与沈家的联盟,得再稳固些。”

他召来李德全:“传旨,赏镇国将军府上等银丝炭百斤、人参十支,慰劳沈家忠君爱国,让沈小姐安心养病。”

……

将军府东院因御赐的银丝炭与人参更显暖意,安嘉郡主捧着人参,眉眼间是连日来难得的舒展:“陛下此举,既是嘉奖,也是撑腰,往后白党该不敢轻易拿捏咱们了。”

沈澄葭靠在软榻上,指尖拂过暖炉,笑意浅淡:“娘,这只是陛下的平衡,咱们若松了劲,好日子也长不了。”

她顿了顿,目光扫过案上刚送来的汤药——青瓷碗里的药汁冒着袅袅热气,药香醇厚,是李太医新调整的方子。

她话音刚落,院外传来秋菱压低的声音:“小姐,西院那边吵起来了,张妈正劝着哭闹的二小姐,隐约听见……‘饰’‘赏雪宴’的字眼。”

沈澄葭端起药碗的手微微一顿,眸色掠过一丝冷光,随即又恢复了病弱的平静:“不必管,让她们闹去。”

只是那碗温热的汤药,她却迟迟没有送到唇边。

她太清楚西院的性子,被逼到绝境时,从来不会只做“哭闹”

这一件事。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笔趣阁】 www.biqu66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最新小说: 穿成倒霉蛋带全家锦衣玉食爽翻天 仙灵妖神记 欲刺 等一颗星星 私生女决定捡破烂 开局继承一座古镇[古穿今] 她是男主的初恋[快穿] 怪谈男友 吾家厨房有点田 任务翻车他靠亲亲降低老婆黑化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