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六章 制衡(2 / 3)

刚才教他的那句为官之道,倘若他真以为是在教他如何办事,那便已有取死之道……

    朱厚熜随即又问:

    “夏言闯了礼部,新科进士为了礼部,后来呢?”

    “严嵩命人将鄢懋卿的馆选文章搬了出来当面对质,因这些文章皆有夏阁老的亲笔圈点,夏阁老无言以对,于是拂袖而去。”

    黄锦回过身来,立刻将身子伏的更低,如实回答,

    “至于那些新科进士,奴婢听下面的人来报,说是他们已经被礼部官员请入衙门,严嵩似乎打算遂了他们的意,破例将鄢懋卿呈递的馆选文章公之于众。”

    “不知皇爷是什么意思,是否需要奴婢前去阻止!”

    “那倒不必,严嵩这回能够令夏言吃瘪,又岂会让这些新科进士讨得便宜?”

    朱厚熜闻言却又摇头笑了起来,饶有兴致的道,

    “朕只是不禁在想,这个鄢懋卿的文章能得夏言亲笔圈点,令其无言以对,似乎还真是个人才,只是不知他的青词写得如何?”

    “奴婢不知……”

    黄锦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越来越跟不上这位思维跳脱的主子,光是接话便需用尽了全身的力气。

    “行了,此事暂且不论。”

    朱厚熜甩了甩道袍袖子,又道,

    “严嵩要公开文章,朕也有文章公开,鄢懋卿的殿试答卷你还记得多少?”

    “奴婢虽不敢说一字不差,但也记得大部……”

    黄锦立刻想起了鄢懋卿那封很有味道的殿试答卷。

    明朝的太监大多不是文盲,非但不是文盲,其中还有许多可与文人儒士一争高下的学士。

    尤其是嘉靖这一朝,朱厚熜虽然始终限着制司礼监和内官的权力,但是受到重用的太监无一不是名副其实的有识之士。

    比如如今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张佐,还有鲍忠、崔景、麦福等太监,最初都来自文书房,都具有不低的文学造诣。

    就连嘉靖末年才出任秉笔太监,后来又在万历前期与张居正联手改革的大太监冯保,也是因写得一手好书法才得到朱厚熜赏识提拔……

    黄锦自幼就是朱厚熜的伴读,自然也不例外,博闻强记的本事还是有的。

    “那就给朕誊录下来,找几个干净的人泄露到宫外去。”

    朱厚熜当即下了一道口谕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黄锦闻言一惊,出于一片忠心不得不立刻提出自己的担忧,

    “皇爷,殿试答卷如今已收入内阁大库,倘若答卷内容泄露,恐怕有人咬住不放。”

    朱厚熜脸上的笑意如菊花般逐渐绽放:

    “那也是那些读卷官与内阁大库的事,与朕何干?若有人咬住不放,朕成全他们便是。”

    “奴婢遵命……”

    余光偷偷瞄见朱厚熜脸上的笑意,黄锦只觉得背心一寒,连忙叩首应下。

    时至此刻,他终于大约洞悉了朱厚熜真正的用意。

    总结起来就两个字:

    制衡!

    此前朱厚熜看到那封殿试答卷的时候

最新小说: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我有一张始皇脸[秦]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国运:开局死谏,祖宗李二看麻了 上命昭唐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,老祖宗全麻了 暴君吕布 重回宿敌年少时 落脚之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