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荏苒,回到北地竟已四月有余。
林望舒站在窗前,望着庭院中抽枝展叶的草木,心中感慨万千。
当初归来时,满目素缟,心绪惶然;如今,虽仍处孝期,这片土地上却已悄然生发出属于她的根基。
她在北地,终于有了自己的庄子,即婆母所赠的那二十亩地,已按她的规划,辟出大半,试种下了第一批北地常见的草药,嫩绿的苗芽破土而出,带着勃勃生机。
名下的铺子也都经营了起来:
“清凉居”的冰饮在盛夏供不应求;
与刘氏合股的酒楼虽新开,但因着南方融合菜式的独特风味与吴氏所供低度果酒的清甜可口,渐渐有了回头客;
就连胭脂铺子,在得了余幼婷的方子后,也正在筹备新品,准备一改颓势。
三堂婶王孟氏更是成了大主顾,定期从她这里批量采买冰饮和果酒,运往邻镇售卖,销路竟意外地好。
银子如同溪流,潺潺汇入她的私账,也充盈着王家的公账。
盘算着近一月的收支,林望舒才真切体会到婆母周氏当初那番话的深意:
只要最终账面是盈利的,家族兴旺,谁又真会锱铢必较主母手中流过多少?
只是这盈利背后,是真真切切的劳心劳力,每每忙至深夜,只觉得浑身骨架都要散开。
转眼便是发放月银的日子。
林望舒看着账面上可喜的盈余,心下舒畅,大手一挥,吩咐下去:这个月,所有仆役、护卫、铺子伙计,月钱都双倍。
消息传出,府中上下顿时一片欢呼。
就连一向沉稳的抚剑、青溪,和那惯常板着脸的赵猛,接到那沉甸甸、比往常厚了一倍的银封时,眉宇间也忍不住流露出真切的笑意。
青溪更是悄悄拉了拉林望舒的衣袖,低声道:“奶奶,这是不是太多了?”
林望舒莞尔:“这是赏你们的,拿着吧,给自己添置些喜欢的东西。”
抚剑默默将银钱收好,眼中闪过一丝坚定,似是更坚定了追随之心。
赵猛则挠了挠头,瓮声瓮气道:“谢夫人,属下定更尽心护卫。”
望着他们欣喜的模样,林望舒心中亦是满足,却也生出几分感慨。
在这北地,借着郡主的名头,又与县令家关系和睦,少了许多盘剥与不必要的“孝敬”,这商业利润方能如此可观。
可见这世道,商人若无倚仗,便是那砧板上的鱼肉,随时可能被吞得骨头都不剩,外祖家当年的遭遇,便是前车之鉴。
也不知如今外祖家情形究竟如何了,只盼二舅此次商队归来,能带回详实消息。
此次商队出行时日不短,收益想必不低,若能再多带回几张订单,更是锦上添花。
下次,或可将余幼婷研制的香粉也列入商队货单……
思绪翻飞间,唯一让她心头沉甸甸的,仍是扬州。
嫂嫂贾敏身体的亏空,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,她真怕商队带回的是不好的消息,更怕林家终究还是走上那条令人心碎的轨迹。
下次写信,定要好好问问承璋的近况,还有那只改名雪奴的小狗,这两个原著中不曾存在的人物,若能一直健康活泼,那便是天大的好消息,证明命运的轨迹,是可以被改变的。
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