桓武十四年末,周帝宠妃王昭仪诞下小公主,姬清山取名为成梅。
王昭仪虽然遗憾自己没能诞下皇子,但心想陛下如此疼爱长公主,更何况即便生下皇子也不可能撼动太子地位。因而也对自己能不能进一步受宠,尤其是能不能封为三夫人,充满期盼。
然而天子对王昭仪的态度越来越淡,在诞下小公主后,天子即便来到其的寝宫也只是匆匆看看小公主后便离开。
不只是王昭仪,同样怀有身孕的徐美人,同样也遭受冷遇。
王昭仪和徐美人在被天子宠幸一年多时间,仗着天子恩宠和年轻貌美,在后宫恃宠而骄,完全没把梁贵妃放在眼里。但在灭梁之后,梁贵妃复宠,而这两位原先的宠妃双双被姬清山冷落。
周帝姬清山明确对王昭仪和徐美人表态:大周三夫人之位只有梁贵妃,不会有其他人,哪怕是册封夫人还是贵人,都不会有,更不用说册封贵妃。
不仅如此,姬清山命人将要处理的政务奏章也都搬到梁贵妃的寝宫吴月殿,并经常陪着长公主一起读书看书。
不过梁贵妃的另外两个皇子依然抚养在皇后处,姬清山对陈皇后和梁贵妃皆说:“太子储君之位毋庸置疑。”以此让皇后宽心。
尽管复宠,梁思月依旧如从前一般,不因恩宠更甚而骄傲,相反处事更加谨慎,对陈皇后更加尽心侍奉。
吴月殿内的宫人看不明白。
“贵妃如今恩宠更甚以往。难道不应该是对陛下更尽心侍奉吗,为何贵妃反而更花心思侍奉讨好在皇后身上。”梁贵妃侍女阿蘅问道。
梁思月平静的说:“我能得复宠,多亏了皇后和三公主。陛下恩宠我,是因为我不会威胁到皇后的地位。皇后信任我,是把我当作替身服侍陛下,也因我不会威胁皇后。三公主怜我,是因为我尽心伺候陛下,因我的低调和安分,不会威胁皇后和太子地位。倘若我不自知,做不到这些,所谓的宠妃朝夕间便可被打入冷宫。
梁思月对自己认得很清,她所谓的宠妃身份,不过是皇后给陛下的暖床婢女。
作为亡国的长公主,她在大周毫无依靠,陛下又是个自私薄情之人,更何况她已经快到35岁这样岁数,经过这次的复宠经历更让自己明白,恩宠日子只会越来越少。
陛下,皇后,三公主,她哪一方都无法得罪,都要小心尽心侍奉。
也正因为此,周帝姬清山对梁思月感到更多亏欠。在姬清山看来,他其实对梁贵妃从来就没有冷落之心,更没有打入冷宫之意,她一直是他最宠爱的妃子。
此前之所以宠幸那些更为年轻的嫔妃,只是因为要准备灭梁,他不敢直面梁贵妃,深怕梁贵妃伤心,而选择在其他嫔妃处逃避。姬清山原本希望能找到慰藉,但是他总觉得在其他嫔妃那缺了什么。
虽然梁贵妃也不再年轻,但依然美貌动人,风韵风韵更甚以往,后宫之中确实无她人替代。
尤其是梁贵妃很懂事,让姬清山挑不出任何毛病,而且他对梁贵妃,没有压力和心里负担。但他对陈皇后有,他觉得自己面对皇后有很大的压力,皇后仿佛知晓他的前世今生。
不仅是面对皇后,姬清山在面对其他人也都像戴着面具一样,也只有在梁贵妃面前,他可以摘下面具。
姬清山如今日日夜都居于吴月殿,即便梁贵妃恳请陛下多去皇后和其他嫔妃的后宫,姬清山除了会去下皇后的贤德殿外,也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