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武侠仙侠 > 明末: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> 第三百一十二章 调动步卒

第三百一十二章 调动步卒(1 / 2)

第313章 调动步卒

前线堆不了那么多的骑兵,自然而然是因为骑兵的马,实在消耗重太多。

多数运力,都用於给马输送马料上头了,这些马吃的草料、豆子,往往马吃的又快,在驮运上,相当沉。

如此一来,马的粮秣不够,人吃的粮食也大受影响,很容易就闹成万历朝鲜的辽东镇惨剧。

朱由检也是因此考虑下,不对此加以责怪,並且对於孙传庭的撤回辽东铁骑,反而是支持的。

战爭不必拘泥於一时,一时间的胜利,如果是以巨大牺牲所换取的,那么这样的胜利,到底是胜利,还是失败呢

不过接下来的战事,朱由检也会继续投入兵马,他首先就是要增加西域的战兵员额,

现在还留在西域作战的明朝军队,野战步卒差不多四方出头,其中有八千人是在曹文詔和李定国手上,在配合莫臥儿一同攻打坎大哈。

还有的三万三千多人,则是孙传庭的主力本镇官兵,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从三边地区,进驻到西域来的明军士兵。

这些人来自三晋地方上,吃苦耐劳,踏实听话,关键是能骑善射,很能打仗。

偶尔的闹事,也是因为地方官和地方军户制度,对这些人盘剥的太厉害导致的,三普地区的盘剥,和什么辽东地方、江南士绅盘踞的地带相比,一句话形容:穷乡僻壤之地,是皇帝老子都不愿意涉入太深的地方。

朱由检如果要增调其他军镇去支援孙传庭,要吃黄沙,不至於太闹腾,一般就挑著山西镇、寧夏镇、甘肃镇这样的三边地方抽调,再合適不过。

三边系统刚刚在去年完成了裁撤老锐,新募青壮的工作,一下子就裁汰了数万老兵,现在抽调他们朱由检也並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。

当兵吃粮,朝廷增加兵餉,不是为了单纯让他们待在关內固守九边长城的,现在是科技即將开始变革的大时代,即將到来的霸权主义將会顛倒整个世界的秩序,朱由检没有任何心思去为此难为情,君君臣臣,这就是理所应当。

至於说,三边地区还有多少军队,硬要说多少兵,其实说尚有三十多万人在三边重镇,但是其中多数都是些守堡兵和一些后勤人员。

这些不是野战兵的兵,即便说朝廷新兵制,这些人也必须得去打仗,可这战斗力,確实不大行。

兵部记在档內的三边战兵,大概也仅仅剩下了不过九万人而已,这九万人中,还得刨除骑兵和必须留下来保持战斗力的兵,又能调拨出来多少

短时间的商议以后,兵部能够给朱由检调出来前往孙传庭前线的三边战兵,也大概不到三万人而已。

这些人都是明军的步卒战兵,山西镇的大概一万多人,寧夏镇的六千多人,以及从甘肃勉强抽调出来的大概八千多人,林林总总就这么多,再多的话,兵部不敢保证一旦这些地方的势力起来做事,地方上能够镇压得住。

三边毕竟关係著大明西侧的安危,更遗留了许多的边外归汉蒙古和其他异族,这些人没有强大的武力进行长期震,是不容易服从朝廷的。

朱由检对此也是心知肚明,两万六千多人的三边精锐,基本上都是精锐步卒,让这些人守城的话,长城基本上算是固若金汤,但是现在抽调走了这些骨干,势必会让一些苗子渐渐生长,有所动作。

“如此算来,不到三万兵马,应当也足够孙传庭使用了,就这么去办吧。”

朱由检在和洪承畴交谈之后,有些浑噩,洪承畴一边应声,一边退了出去,隨后走进殿內的王承恩,服侍著皇帝休息。

自他上一次风寒之后,想就一直时不时地要咳嗽,朱由检根据自己的常识,倒是不认为自己患上了什么大病,也就没放在心上,中药都用的很少,更別提什么古代重金属丹药了。

皇帝走起路来,也有些虚浮,久坐殿堂之上,哪怕是他现在並不衰老的年纪,也已经感觉脊梁骨处犹如千斤压背,根本直不起腰杆子。

“皇爷,万望保重龙体啊,这朝中琐事太多,不妨交由內阁大臣们忙一忙,替您分一分肩上的担子”

太监王承恩如记载中的一样,对朱由检算是忠心耿耿,他一看到皇帝有些咬牙揉著后背的模样,就感觉到心疼,不由得开口劝说朱由检道。

朱由检咬牙揉著酸胀难忍的地方,嘆了口气道:“唉,朝廷的的事务大多都是积弊,若是寻常朝臣,恐怕只会挑个不易起乱子的法子绕过去,不会触及问题本身,朕执掌大权以来,改的法子,

多是解除积弊之忧,现在的事態不容乐观,朕不可能离开。”

朝廷忙於西域大事,战事紧张,无数军士在阵前为大明朝效死,自己这个皇帝如果连待在龙椅上,为这些人想一个周全的法子打胜仗,那可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了。

“朕这个皇帝再累,能有前线的將士累吗那些將士们待在前线忍飢挨饿,朕留在关內,不仅不用吃苦,也不必见识战场上的刀光剑

最新小说: 玄幻:我能掠夺女主气运主角哭了 ra3之异世冒险 凡人修仙,从种葫芦开始 盘龙从刷新分身天赋开始无敌 出宫当晚,被疯批帝王强取豪夺 徒儿,別祸害为师,去祸害你未婚妻吧 ABO我那善妒但貌美的反派妻子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生死299天 抗战:天下第一孔二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