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都清楚的。
皇帝要管理朝廷又得管理商会,很多情况下他因为手头事务繁琐,转圜不过来,就是商会自己解决问题。
这种情况下,商会逐步的在钱跃升推动下,辅助各方面的贸易活动,像和西夷、明藩的贸易,
很多都有商会规条在约束。
钱跃升的身份也在此间获得大量好处,倒不单单是手底下人的孝敬,这点银钱根本不算什么,
更大量的好处是他钱氏自己的贸易船舶在过港时,他做贸易在规条方面,就不必要太遵守內里。
像什么南洋的燕窝,在皇帝將其踢出御膳必备的贡品后,基本上都是拿来做海贸的,钱跃升占据了其中大量份额。明朝的富户买到的,基本上都是他钱跃升兜售的燕窝。
另外像南洋的生丝、缅甸的玉石、澳洲的绵羊,背后很多都是钱氏的產业。
所有人都知道钱氏富可敌国,至少他此刻的財富在大明朝有前五之数。
只要事情不闹到皇帝耳朵里,他就控制著皇商对此视若无睹,海关甚至都会对其船队一些宽待,一些禁品甚至流入境內,也和他有关联小太监登门叫他进宫面圣,钱跃升是连忙收拾仪容,隨小太监前往皇城。
途中的钱跃升旁敲侧击地想问些东西,小太监则是默默赶路,眼神漠然,令钱跃升都很头疼。
这些太监都是方正化调教的,有一身好武功,贴身保护皇帝,毕竟先前的御街行刺,真是把方正化嚇得不轻,这些小太监就被调教的更加忠心和冷漠。
乾清宫前,钱跃升再次端正了仪容,在殿內传来小太监替皇帝宣他进殿后,他才渡步走进殿內。
皇帝端坐在比过去似乎更高些龙椅上,正侧著身子歇息,掌握天朝不断进取,皇帝必须保持自已的威仪,儘可能的不在外臣眼中表现出疲惫之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