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武侠仙侠 > 明末: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> 第一百七十章 《朱兹詹和约》

第一百七十章 《朱兹詹和约》(1 / 2)

第171章 《朱兹詹和约》

向东非派官员治理对东非的皇商殖民者徵税

这事情在皇帝这里,一直是没太放在心上的。

现在內阁却是把事儿搅和到了皇帝御案这里,只不过仅仅扫视了一遍,皇帝就直接留中了。

明朝將来是肯定会收纳东非的,这当然毋庸置疑,但可不是现在。

皇商们能替朝廷在非洲和其他殖民者们周旋,並且驱逐当地土著,这一切本身就是皇帝算计好的。

他的目的就是恢復大明自身。

无论是在京官中拔除贪官污吏,还是这么久的北上灭掉女真,大明朝的疲累在朱由检南下的时候,也是能看在眼里。

明朝打了太久的仗,可以说北方的百姓生存条件的的確確是要变得恶劣许多。

比方说耕牛的数量上,这些年很多牛都被用为存栏的肉牛,给作战的军队拿来吃掉了。

並且徵发役兵,也让这两年连著出生率趋於稳定,也就是没有了前面的大规模增长,

明朝新生儿的减少,对於朱由检来说完全不能接受,这也是朱由检最在乎的一方面。

另外还有漕运,现在的民间漕运已经到了要崩溃的边缘,几十万漕工都需要生计吃饭,养家餬口,压力沉重。

很多女人的丈夫战死在了北方,数十万妇孺在民间守寡和无人照料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朱由检自然是要压下这份极有可能让明朝捲入新战爭的阁议奏疏。

皇商打仗,规模也就是几万人,並且他们僱佣民间壮士当僱佣兵,也是直接提供了就业,死伤乃至抚恤,同样不必朝廷国库承担。

何况这只是商人们的行为,与明廷无关,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。

只要结束西域和固始汗,大明就算是结束战爭了,至於说沙俄,明朝完全可以再等等,北方已经摸到了沙俄边睡,不需要那么急著进入欧洲。

再拖三五年最好,比三五年还慢一点都无所谓,別让欧洲同仇敌气就行,

皇帝坐在御前批阅奏疏,一份份奏疏递来容他细细看过,留中了几份,批阅了十来份,驳回又十几份。

比方说户部要求的对京营裁撤老弱,朱由检是直接驳回了,不仅仅驳回,还问户部有没有和兵部核实过,兵部到底有没有老弱。

毕竟大明的兵员按照现在的新军制,是有年龄限制的,从十八到五十岁,兵士是可以在军中吃粮吃的。

尤其是京营,皇帝自已过去天天待在京营里头,对於京营官兵的现状,皇帝有一定的了解,切身体会並未觉得说真的有京营老弱在吃空。

这些被驳回的奏疏,则是一些大而泛的钱项目,比方说是兵部想要在甘肃镇修一条铁路到西域的铁门关,这简直是想太多了。

不仅仅说一两年內不可能批,二三十年內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朝廷哪有那么多钱给你们修铁路,別说铁路了,修那么长一条普通官道都是不可能的这得多少银子

朝廷还得养兵呢!

连南方经济发达的区域朕都没钱修铁路,你怎么好意思和朕提要跑西域修路的

还有一份呈奏也是户部的,说是要恢復屯田制,给国库减负,想法很好,但下次別想了。

时代变了,这不是洪武年间,多想想开源官老爷们!

朕就没见过哪朝哪代,真的靠节流省下来银子的,那纯粹是文官集团的忽悠口號罢了。

屯田制的兵好像是有田地的,但过个三十年再看看呢

兵都变成佃户了,这还能打仗吗

而且这种半职业化的官兵,战斗力和募兵制的官兵,打起仗来那完全是两种东西。

在未来,徵兵制势必会大行其道,但眼下的大明朝募兵、役兵双轨制可以一直玩到二战后的,虽然这个世界未来存不存在一战、二战,都已经不大好说了。

总之朱由检发现这些大明官员们,似乎这些年有些大手大脚习惯了,居然忘了自己的定额了。

大明的税收一年折算的银子七八千万两,朝廷自己用掉的销是六千多万两,还有一部分是地方上用的,黄金更加不用说,除非特许,否则只有宫中有一些用度。

朝廷明明是手头拮据的情况,空出来国库应急的银子也就每年三五百万两而已,这点银子连救个饥荒都不够,你居然成天到晚的—

皇帝坐在那里,眉头皱著,咬著牙感慨冷笑:“看来这些傢伙,是把主意打到朕的內帑头上了。”

皇帝的內帑,寻常时候当然是皇帝自己的私人钱財,但是必要时候,明朝皇帝还是会拿出自己的內帑金,用於打仗或者给官员们赏赐。

像治理灾荒的时候,要是国库空虚,那明朝皇帝也会使用內来拨钱救灾保民的,毕竟明朝一整个朝代,山陕地区都是灾荒不断,动不动需要几百万石粮食救灾,国库是时常因此告馨。

最新小说: 玄幻:我能掠夺女主气运主角哭了 ra3之异世冒险 凡人修仙,从种葫芦开始 盘龙从刷新分身天赋开始无敌 出宫当晚,被疯批帝王强取豪夺 徒儿,別祸害为师,去祸害你未婚妻吧 ABO我那善妒但貌美的反派妻子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生死299天 抗战:天下第一孔二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