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人,然后低价卖给西夷商人,赚点小钱,主要是卖给了北部的葡萄牙人。
大明商人们在非洲抢夺土地的目的,主要是为了种地和养牛羊。
牛羊是在现在的大明国內是相当畅销的,毕竟朝廷也一直在增加畜力和各种肉荤牲畜的存栏量,而且民间的需求也很惊人,越来越便宜的肉价,在民间的需求也是在逐步上升。
工厂、工坊给的工价都比种地卖粮食要多十几倍以上,民间百姓有钱之后,自然而然的会增加肉食的需求,这些需求又带动皇商去更大力度的投入到畜牧业中。
畜牧业当然需要大量土地来作为草场才行,需要畜牧业的皇商去开拓海外新的土地,
逐渐变成了一个正向循环。
另外他们会砍伐大树,运上船舶送回大明,用於造船业,然后在当地开垦土地,种上甘蔗、葡萄等经济作物,以及稻穀、小麦等粮食。
这些都是大明国內紧俏的商品,尤其是葡萄酒和蔗,现在在大明国內比较值钱的。
像西洋的酒水拉到明朝,一桶红酒至少也能卖到十几两银市,而啤酒一桶则也能卖两三两的银钱。
皇商们当然是极其眼馋这其中丰厚的利润,有那么几家皇商联合一起,就只种葡萄,
甚至有人觉得葡萄牙人有葡萄,凑了三千多人的僱佣兵团,威胁非洲的葡萄牙人交出他们手中的葡萄。
明朝怎么会分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呢不都是红毛夷吗
答案是因为明朝的皇帝朱由检,他喜欢爱叫这种红毛夷是葡萄牙国,並且还在南巡的时候给皇商们標註了这些西夷的势力范围。
而这些皇商们就真的以为葡萄牙人手里一定有好葡萄,很简单的就想直接动手抢。
商人们抢习惯了,也没思考要不要和葡萄牙人那买,本能觉得这些葡萄牙人根本不会卖。
加上翻译有很大问题,葡萄牙人和这些明朝皇商殖民者之间就爆发了小的战斗,双方对峙再到彼此攻击,持续了两周时间,互有几十个人死伤。
这场爭斗也被葡萄牙人称之为“葡萄衝突”,算是拿过来嘲讽这些明朝商人的无知和野蛮,並掌到欧洲去宣传。
皇商们是无所谓,他们的坚持不是没有回报的,因为他们真的弄到手了一些葡萄牙在非洲的葡萄园。
这些小型私人种植园是葡萄牙在东非的普拉索自己的私人財產。
但皇商们可不管,他们抢夺了这些土地,杀戮並抢掠了財富,最重要的是他们还瓜分了这些优质的私人葡萄园。
瓜分中,彼此占的利益有多有少,当然也会有矛盾。
隨著明朝皇商在东非南部的逐渐扩大控制区域,他们彼此之间,以及和葡萄牙人、荷兰人的衝突也是越来越多。
非洲的利益依旧很大,没有被瓜分的土地非常多,但现在爭斗多了,广阔的东非土地此时也仍旧是显得有些过於拥挤了。
皇商们彼此看不顺眼很久了,而且这里是东非,朝廷还没有官吏来管辖当地,使得双方的激烈衝突,最后这种消息也传到朝廷文官们的耳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