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孙传庭一直在继续训练骑兵力量,增加武备和调查战前的情报。
现在时间到了。
……
崇禎四年的七月二十四日,天气阳光明媚,副总兵祖大弼刚刚披掛辽骑官鎧,上身还套著皇帝御赐的金丝银线锁子甲衣,招呼手下家丁们,在军中叫那些乱糟糟的辽东骑兵们数数,將人列队竖行的排列齐整,等待听令。
调令一到,祖大弼就马不停蹄的从关內赶到寧远,回归到蓟辽督师孙传庭的出关大军中。
孙传庭背负大弓,披掛鎧甲,腰间挎著一柄尚方剑,身披御赐虎皮金丝鳞甲宝褂,浑身气势与眾不凡,透著一副英雄气。
他身边还有一人,正是此时的辽东话事人,祖大寿。
祖大寿是前锋总兵官,確实是目前资歷最老的辽东军户世家出身的將领。
朱由检还是比较怕祖大寿再有临阵脱逃的,便將孙承宗也调到了寧远。
清楚祖大寿在孙承宗面前,就和老鼠见了猫,畏其威严,如此一来,祖大寿就没什么余地可退。
身后的明將是总兵黑云龙、总兵朱国彦,起復的副总兵马世龙、隨祖大弼一同赶来的曹变蛟,总、副总兵级別的將官十九人,加上孙传庭自己,共二十人。
此战孙传庭的部队,总共聚集了有一万六千四百三十八名骑兵,无步旅。
其中又只有一支八百三十六人的骑兵队伍,是拿四米长马槊的枪骑兵,其余都是正宗的辽东铁骑,都是弓骑兵,带的弓箭与马刀。
所有人携带干肉三斤、干饼两张以及一壶水。
大明如此大规模入塞北,从寧远补给完备,撑著清亮黎明出白色前,伴隨著震声若奔雷的雷鸣响声,城门拉开,大明辽东精锐从寧远出兵,直扑北方!
自浑河血战后,大明官军再一次奔袭进入了北方深处,这一次来的是辽东铁骑!
曾几何时,李家的辽东铁骑横扫辽东,威震女真各部。
南戚北李的李成梁,亲率三千家丁北方疆土,无人可敌。
自从入了朝鲜之役,大明在朝鲜因朝鲜缺乏草料,导致飢饿损失了辽东镇三万匹战马,运输的骡马也是饿死无数。
仅有万名骑兵的大明军队,在萨尔滸之战大败,大明朝便再有没有强横的机动力量,可供辽东作战。
时隔十二年!
大明辽东的铁骑再一次马踏北原!
轰隆声震耳欲聋,万马奔腾,这些骑兵们中有训练不过六、七月的辽人,也有来自三边的弓骑兵,他们除了弓箭,还带有隨身手銃和扎枪、三眼銃,但总归都会带弓。
这一次是没有宣大地区的骑兵参与的,孙传庭也没有想要利用大量三眼銃骑兵,来衝击蒙古人。
奔袭上千里,先是突进到锦州范围,隨后向西走山岭,绕开了小凌河,跨越大凌河,一路绕著细河前进。
细河的南端就是大金控制的白土厂,再向內一百里就是广寧及义州了。
这片区域已经是大金国的势力范围,然而隨著明朝以及林丹汗的战斗,后金有点缺吃少穿了。
粮食、豆料都是要拿来餵马和作战的,像义州、广寧的守军就留的极少,这么广袤的一片地区,拢共驻守不到两千人,使得就留出一整片的无人地带。
而孙传庭就瞄准了这一块无人区域,开始突破防线。
第二日的夜晚,孙传庭部开始进入哈喇慎部,沿途经过的蒙古牧民,孙传庭毫不留情的领著铁骑扫荡而过,刀砍箭射,杀死一百二十七人。
第三日,行军一百三十里,杀戮沿途蒙古、满人七十四人。
第五日凌晨,衝杀老弱妇孺的女真韃靼四十余人。
直到第七日凌晨,已经获悉明军出击的哈喇慎部首领苏布地,纠集一万两千牧民准备抵挡。
因为皇太极在崇禎二年惨败而归后,他们也就跟著后金,往东北方向移动了牧场,以免明军报復,但是一年时间並未发生什么不测,也让他们的防御懈怠了。
苏布地正是疾病缠身的时候,他在听说明朝有大军前来,已杀了不少牧民的时候,苏布地第一时间让人前往大金国找皇太极求援。而他自己是连忙召集牧民,很快就让他聚拢了这支一万多人的牧民骑兵。
苏布地的骑兵披甲率不高,多用了大金给的一些个布面甲和皮甲。
组建著一万两千骑兵了一些功夫,骑兵摆开两层,列阵等待了许久,才见到天际线的方向,有一支规模相当大的铁骑衝出,开始朝自己的方向衝来。
其中祖家旗帜飘扬的前沿,是明辽军在充当先锋大军,后部旌旗招展,则是三边、北直隶、朝鲜梅之焕手中的各路明骑。
明朝骑兵们大多都裹著札甲或布面甲,马速不快,显然是因为长途奔袭和甲冑的重量导致的,这些马的马速受到很大影响。
而蒙古人早就枕戈待旦了许久,不少牧民眼中充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