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武侠仙侠 > 这个学霸是魅魔 > 第210章 一样让周宇都无法抗拒的东西!(2k)

第210章 一样让周宇都无法抗拒的东西!(2k)(1 / 4)

第210章 一样让周宇都无法抗拒的东西!(6.2k)

周宇回忆著阿波罗计划的巨大投入。他记得,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甘迺迪总统宣布目標,到1972年阿波罗17號任务结束,总耗资达到了惊人的254亿丑幣。

“254亿丑幣”周宇低声重复著这个数字,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。他知道,这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。

他调出歷史数据,看到在阿波罗计划巔峰的1966年,nasa的预算一度达到丑国联邦预算的4.4%,而整个阿波罗计划的平均年预算则占到当时丑国gdp的0.5%左右。

“0.5%的gdp,这绝对是个天文数字。”

周宇喃喃自语。

在那个年代,丑国的gdp虽然远不如现在,但能拿出如此大比例的国民財富投入到一项航天探索中,足以说明其决心之大、代价之巨。

这笔钱不仅投入到火箭、飞船的研发製造,还包括庞大的地面支持系统、数以万计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的薪资、以及无数次试验的失败成本。

航天工程,从一开始就是人类最烧钱的冒险,每一步都伴隨著巨额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挑战。

更何况,那时候的技术水平,和现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。

周宇皱了皱眉。

他深知,如果当年阿波罗计划是真的,那肯定是克服了无数技术难题后才得以实现。

例如,导航与制导精度、生命维持系统、返回舱的热防护、地月转移轨道计算,以及在月球表面克服月尘、温度剧变等恶劣环境的能力,在当时都面临著巨大的技术瓶颈。

周宇的思绪转向了火箭的运载能力。他非常清楚,登月任务对火箭的要求有多高。

他脑海中浮现出长征系列火箭的数据,这是目前龙国航天的中坚力量。

“以目前我们长征五號系列火箭的运载能力为例。”

周宇在面前的电脑屏幕上,快速输入了一些参数进行计算。

长征五號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约为25吨,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为14吨,地月转移轨道,运载能力约为8.2吨。

“要实现载人登月,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前往月球的质量,更重要的是在月球上著陆、生存、並最终返回地球所需的质量。”

根据目前的技术,一个载人登月舱,包括著陆段、上升段、下降段、燃料、生命维持系统等,

重量至少在10-15吨左右。

太空人在月球轨道上或登陆月球前后的居住和活动空间,以及返回地球的指令舱和服务舱,这部分重量也十分可观,可能在10-20吨甚至更高,具体取决於任务模式。

食物、水、氧气、科学仪器、月球车等补给和设备,这部分也需要数吨的重量。

“如果將载人登月舱、指令舱和服务舱一起通过一次发射送往月球,那么最终需要被送入地月转移轨道的总重量,很可能超过20吨,甚至达到30-50吨。”

周宇的目光落在计算结果上。”

“以长征五號的8.2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来看,显然是远远不够的。”周宇摇了摇头。

这意味著要实现载人登月,龙国目前需要研发运载能力更大的重型火箭,或者採用多次发射、

轨道对接的复杂方案,將各个模块分別送入轨道后再组装。无论是哪种方式,都意味著巨大的技术挑战和天文数字的资金投入。

回想起阿波罗计划的巨额投入和当时简陋的技术条件,周宇脑子有些混乱了。

不对啊,这么看来,他们当时是怎么送人上月球的

之前周宇没仔细想过这问题,但现在看来,哪儿都是问题。

当年的阿波罗计划始於1961年5月,到1969年7月成功截人登月,歷时仅用八年。

如今丑国的阿尔式弥斯计划也开始了,按理说他们进度应该更快才是,怎么连个探测器都没有发上去

周宇想到三种可能。

一是当时丑国和老苏竞爭,想尽一切办法都想要树立科技大国的形象,所以不计成本、不计代价举国推进阿波罗计划,所有技术瓶颈都得到了最优先的解决,所以最后能够成功实现载人登月並且返回。

第二种就是当年的航天人才经过战爭和早期航天项目磨礪,经验丰富且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,

如今人才流失和青黄不接,技术资料缺失成为了问题。

这就跟以前,我们的钱老於老等天才辈出一样,外界越混乱,越能激发天才的诞生。

第三种,那就是丑国造假。

为了压老苏一头,一直攻克不了载人登月技术的丑国人,想到了捷径,直接用摄影棚搭一个场景,精心布置道具,模擬月球表面环境,利用特殊灯光模擬太阳光和阴影,再辅以巧妙的摄影技术和剪辑手法,製造出太

最新小说: 众师兄争抢当炉鼎,我深陷修罗场 邪鼎 废物系统和它的歹毒宿主 最穷顶流,真相曝光后全网泪目! 柯南里的莫里亚蒂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我能偷渡洪荒世界 倚天之崆峒门徒 妖魔乱世,我能模拟修仙 蜕凡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