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军事 > 晋末芳华 > 第五百二十二章 轻重骑兵

第五百二十二章 轻重骑兵(2 / 4)

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深处,考古队仍在试图接近森钟遗址。藤蔓依旧盘绕如锁链,蜂群日复一日维持螺旋阵型,任何机械或火焰靠近都会引发强烈蜂群攻击。无奈之下,科学家尝试派遣佩戴共振耳饰的心理学家徒步进入。第一位志愿者刚踏入核心区,便跪倒在地,泪流满面,口中反复念叨:“对不起……我对不起你们……”

    后续调查发现,此人童年曾在秘鲁参与家族祭祀活动,亲手将一名病婴投入深谷??那是当地古老习俗,认为如此可换取风调雨顺。他早已遗忘此事,甚至否认存在记忆,可在森钟范围内,潜意识的声音却被无限放大,直击灵魂。

    类似案例接连出现:有人听见亡妻责问为何再婚;有人听到幼年欺凌过的同学在黑暗中啜泣;更有甚者,在寂静中清晰听见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谎言逐一崩塌。

    于是,政府不得不重新定义森钟区域为“心灵净化区”,禁止武装人员进入,只允许完成百小时倾听训练并通过伦理审查者申请探访。第一批获批者包括十名死刑犯、五位战争指挥官、三位曾散布仇恨言论的政客。他们被要求赤脚行走七公里砂石路,途中不得交谈,只能用手势回应他人需求。

    其中一名曾在中东发动清洗行动的将军,在抵达钟体前三百米处突然瘫坐于地。他说他听见了三千个孩子的呼吸声,整齐划一,却又各自不同。“他们没有尖叫,没有诅咒,只是静静地呼吸……可每一口,都像刀子割我的心。”

    他在那里坐了三天三夜,不吃不喝,直到第四天黎明,藤蔓自行分开一道缝隙。他爬进去,伏在钟面上,用尽全身力气说出三个字:“我听见。”

    话音落下,钟内壁浮现出新的符号??这一次,是汉字:“恕”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北京那名曾帮助迷路老奶奶的小女孩已升入中学。她的名字叫林小满。十年间,她始终保留着那只塑料风铃,虽从未再响,但她坚持每天睡前对它说一句话:“今天我有没有好好听别人说话?”

    某日放学途中,她路过一家养老院,见一位老人独自坐在轮椅上,目光呆滞,手指不停抓挠空气。护工说他是阿尔茨海默症晚期患者,已不认识亲人,整日重复同一句话:“等船……要赶不上船了……”

    小满蹲下身,握住他的手,轻声问:“爷爷,您要去哪儿?我能帮您吗?”

    老人猛地瞪大双眼,颤抖着指向天空:“江边!我要去接她!昭华说好要在渡口等我……不能迟到……”

    小满心头一震。昭华?这个名字她曾在苏禾老师的讲座中听过??晋末女琴师,传说中第一位听钟者。

    她立刻联系校方,请求查阅历史数据库。结果令人窒息:这位老人名叫陈望舟,正是陈默的亲侄孙,早年从事古籍修复工作,后因脑损伤隐退。他曾整理过一批晋代乐谱残卷,其中就包含《心音引》的原始曲调。

    当晚,小满带着录音设备重返养老院。她播放了一段由AI复原的《心音引》片段,旋律悠远凄美,如同月下江流。奇迹发生了??陈望舟突然挺直脊背,双手在空中虚抚琴弦,嘴唇微动,竟完整哼出了下半阙!

    更不可思议的是,随着最后一个音符消散,他睁开眼,清晰地看着小满,说:“你是苏禾派来的吗?我知道你会来。姑父说过,当世界再次需要‘回音’的时候,就会有一个小女孩,拿着不会响的铃铛,来找我。”

    小满浑身发抖:“陈爷爷……您记得陈默先生?”

    “怎会不记得?”老人微笑,眼角有泪滑落,“他是我启蒙老师,也是把我推向音乐之路的人。但他真正的使命,从来不是作曲,也不是造钟??而是教会我们,如何成为一个‘听得见’的人。”

    他颤巍巍地从枕头下取出一本泛黄的手稿,封面上写着《音核传承录》。据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笔趣阁】 www.biqu66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最新小说: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大圣觉醒,吃货妹妹不好养 大秦: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边军: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和离前夜,疯批医妃二嫁心机皇叔 重生破案:我的眼睛能锁定凶手 被废三年后 抗战:老李,炮兵师要不要? 钢铁先驱 挺孕肚守寡后,错嫁的亡夫回来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