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军事 > 晋末芳华 > 第一百七十一章 准备难万全

第一百七十一章 准备难万全(1 / 3)

    京口是一个巨大的军镇,也是个巨大的港口。

    其后世大约在镇江地区,长江流过此地后,从东西向转为南北向,产生了一个近九十度的折角,江水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,这便是长江冲积三角洲平原。

    数千年前,长江入海的位置并不是上海,而是位于镇江扬州附近,太湖尚未完全形成,后世上海的位置,还是未成形的大片沙洲。

    而京口便因为这个折角,成为前后两千年长江下游成形的重要基点,即这个时期的京口,兼为半个出海口和内河转运枢纽,连接外海和南北航运,地位极为重要,这也是桓温一直眼热的原因。

    王谧如今便是站在码头,在他北面,是浩浩汤汤,怕不是有四五十里的江面,而转向东面,江流中坐落着许多沙洲,一直延续到上百里外的海边。

    在这个时代,虽然船只技术发达,但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监控数百上千里范围内的情况,更何况更希掌管徐充后,有意放任此地乱象,各家私兵鱼龙混杂。

    各家从这里养私兵,主要目的是保护各家的商运和走私贸易,庾希的做法,无疑得到不少士族拥戴,但从长远来看,让如此重地放任自流,后患无穷。

    而京口江盗案,也因为京口情况太过复杂,导致即使朝廷数次派人,也无法查清,这未必不是庚希故意为之。

    王谧一开始就看清了这点,所以他判断用一般的手段查案,再来多少人都没用,只能用引蛇出洞这种奇策。

    当然,这种做法,中间需要的环节太多,操作太过精密,成功率并不高,所以他至今也是心里没谱。

    但王谧没有别的选择,并且他还不能在郗恢面前表露出信心不足,事情已经发动,连他这个牵头人若都无法鼓励同伴,那便更没戏了。

    江口北面,点点帆影出现,不久便列队接近码头,赫然是一支战船船队。

    沿途船只见了,纷纷闪避,不仅因为这些船只装备精良,更是因为其上挂着的是郗家的徽章标志。

    之前郗鉴在京口经营了几十年,郗氏的威望,是别家包括庾氏远不能及的,北面渡江过来的流民帅,几乎都能和氏扯上关系,并奉郗鉴为主,就像彼时朝中士官对王导一样。

    王导郗鉴,两人一文一武,共同保障了建康和司马氏皇族的安全,最初两人并不亲厚,因为朝廷也不希望看到两人过分紧密。

    对此两人心知肚明,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,直到王敦之乱时,王导一族受到牵连,地位极为尴尬。

    彼时朝廷也很尴尬,杀了王导,也影响不了王敦,要是不杀王导,王敦都反乱了,王导为了内应怎么办?

    但这个时候,郗鉴反而站到了王导一边,同时平定了王敦之乱,他和声望大不如前的王导联姻,让差点因为叛乱而崩溃的朝局重新稳定下来。

    为此郗鉴交出了部分兵权,这样朝廷也不会猜忌因联姻而可能变得强大的王郗两族,之后氏等家族,才会有机会介入京口。

    而郗氏在京口的势力虽然大不如前,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郗?交给都恢三千私兵,并不代表郗氏只有这些兵。

    这支过来的船队,却正是都恢属下,其兵士多出自流民军,来到京口后,又建造战船,演练水战,可以说是水陆精通的强兵。

    王谧看着船队渐渐靠岸,便和郗恢说了声,趁着没人发现,提前匆匆离开。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笔趣阁】 www.biqu66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最新小说: [红楼]明初种田指南 退隐江湖那些年 灭世魔龙三岁半 灯烬有余声 三国:别追了,我真不是天子 同我仰春 [综武侠]穿成过儿他姐之度步天下 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辅 智霸大夏: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老祖宗竟是我儿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