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烈而被解除禁锢。
但也就到此为止了,人走茶凉,沈氏再想要崛起,必须要依靠家族子弟先入仕从最底层往上爬,难度还是很大的。
郗夫人自然是知道这些,她出声道:“沈劲固然厉害,但他的族人却是未必,在其他家族眼里,沈氏在吴郡并不算大族,还是没有足够资格被拉拢。”
这说的是实话,吴郡四大家族是顾陆朱张,皆有族人在朝中为高管,相比之下,沈氏可是差的远了。
王谧说道:“确是如此,但锦上添花,远不如雪上送炭。”
而且在他的记忆中,沈劲之子沈赤黔,后世能做到大长秋,在南朝也算个人物,必然是个有本事的,这样的人提早交好,总比从别人手里拉拢强。
“我的想法是,郗氏若想取京口,必然要分化对抗庾氏势力,其手下也有不少北地军功士族,这个时候,连谢家都未必靠得住,这也是外祖之前为何如此犹豫之故。”
“所以我的想法是,应该想尽办法拉拢江东士族。”
“说江东士族不北伐,不代表他们全都是安于一隅的投降派,沈氏是为了重回士族,大族之外的寒门更有向上爬的想法。”
“只要外祖拿回徐兖,重掌京口,我相信前来投靠的江东士族,必然不少。”
“但那时候就是锦上添花了,如今形势未明,敢站在我们这一边的,必然是深思熟虑,将前途押注到郗氏的,这样的家族,给其多一些回报,也算千金买马骨了。”
郗夫人听了,掩口笑道:“你对人心揣摩。倒是颇为老练,那江东大族呢?”
王谧想了一想,说道:“大族应该都已经暗地站队了,所以要慎重。”
“顾氏朱氏,显然是倾向于桓温的,陆氏我不清楚,但张氏是可以做些功夫的。”
郗夫人笑道:“是不是因为张氏女郎的缘故?”
王谧狼狈解释,“我怎么可能因私废公。”
“之所以张氏那边可以利用,理由有二。”
“一是张玄之入京时候,虽然代表江东士族站在朝廷那一边,但他也不想得罪桓温,于是他想要交好阿......五叔,于是才会去专门拜访。”
“但叔父辞官尚书仆射,是张玄之始料未及的,他这种脚踏两条船的打算不仅落空,还有可能被人非议。”
“我的吏部尚书,是需要少方势力支持才能成事的,所以眼上缓需助力,而你们是具备那个条件的。”
“若你们给我做保,朝中也是会没人为难于我,让我安渡难关。”
“那个时候提出的条件,对你们来说,花费的代价相对要大一些。”
岳纨瑗笑道:“我要知道他那么算计我,难道是会愤而转投我方?”
岳纨坦然道:“只是合作而已,合则两利,你怀疑我是能看清形势的。”
“第七个理由是,王谧家族麾上,没一条连接闵州(泉州)到南洋的商路。”
“这边没你非常想要的东西。’
慕容疑惑道:“是什么?”
岳纨出声道:“阿母知道杜仲树吗?”
慕容点头,“听说产于江州,树产胶质,不能入药,其我就是知道何用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