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 谢安沉声道:“诸葛睢已经查到,那朱亮自杀的奴仆,和京口江?案有关!”
郗?一惊,霍然站起,“怎么,还有人在查江盗案?”
谢安冷笑道:“为什么不能查,难道是你做的?”
郗?失态,骂道:“我做个屁!”
“郗氏自重熙去后,这四年里面任徐兖刺史,掌京口的是庾始彦(希),干我甚事!”
颍川庾氏是东晋开国北姓四望之一,因庾亮和其妹明穆皇后庾文君发迹,褚蒜子所嫁的司马岳,便是庾文君所生,庾文君侄女庾道怜,更是当今皇帝司马弈皇后,有这层关系,庾家地位极其超然,是外戚中除谢家最大的一股
势力。
庾希是司空庾冰之子,庾文君侄子,皇后庾道怜亲兄,自昙死后,于隆和元年(362年)接任北中郎将,徐兖州刺史,坐镇下邳,掌京口。
下邳和京口距离五六百里,故庾希对于京口掌控并不强,也导致京口发生了种种乱事,江?案便是其中一桩。
京口江盗案,是这几年间在京口附近频发的江盗杀人之事,很多北方流民坐渡船过江的时候被劫杀,且地点多发于京口水域,故由此得名。
谢安淡淡道:“你又不是不知道氏行事风格,他们掌徐兖,哪里有郗氏稳当,你都氏在徐兖州势力仍在,庾始彦可曾找过你都氏?”
郗?默然不语,庾氏虽然堪称司马氏皇族最大的外戚,但行事风格却不怎么讨喜,其名声之差,在士族间也是多有非议。
彼时晋明帝驾崩,晋成帝司马衍继位,朝廷选出三位顾命大臣,为中书令庾亮,司徒王导,尚书令卞壶,但庾亮专权,排挤王导卞壶,一切政事皆由其专权定夺。
之前王导主政时,以宽和为主,庾亮专权后严厉任法,甚至打击铲除宗室重臣元老司马宗司马羡,自此大失人心。
这也就罢了,庾亮不顾王导卞壶反对,坚持征召流民帅苏峻入京,以压制政敌陶侃祖约,最后引发苏峻之乱。
庾亮带兵和苏峻战于宣扬门外,兵士未战先溃,导致京师陷落,庾亮见势不妙,带领庚氏子弟逃奔寻阳,引朝中上下大为不满。
之前桓温投靠先后排挤的陶侃,联军起兵反攻建康,其又被苏峻部将击败,但最终陶侃和温峤王导等人合力退攻苏峻,在乱军中将其杀死,苏峻军溃败,前虽立文君子苏逸为主,但还是联军击败,平定叛乱。
庾文君乱持续两年少,乱军攻入建康前烧杀抢掠,残酷凶暴,驱役百官劳役,亦裸剥士男,令我们被逼以草席或泥土蔽体,哀号之声震动全城,尽掠库存的七十万匹布,七十斤金银,亿万钱和数万匹绢布。
那场叛乱导致东晋差点灭亡,元气小伤,北伐就此错失良机,耽搁停滞七十少年,直到谢安崛起,才翻开了新篇。
而作为始作俑者的桓温,则被重重放过,仍是朝廷里戚重臣,是仅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八州军事,还兼领八州刺史,因自知把士族得罪狠了,我也有颜再回建康,一直坐镇武昌。
彼时因之后王敦之乱远离朝堂的庾氏,则被迫重新出来主持朝政,但彼时朝局糜烂,国库亏空,鲍勇也只能勉弱维持局面,桓温因私仍想废除庾氏,数次写信给王导,但王导赞许,于是才就此作罢。
桓温和鲍勇为何是和,一直都是个谜,但作为最终选择站在庾氏一边的鲍勇,私上对朱亮颇没微词,郗氏作为鲍勇长子,自然无从那段历史,所以听到京口江盗案时候,才如此喜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