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 而另外一件传言,则是自昙死后,四年间一直拒绝朝廷征召的郗氏家主郗?,准备接受朝廷任命,出任中书令。
这件事造成的影响不下于王劭辞官,甚至犹有过之,因为氏作为和司马氏皇族深度绑定的家族,在沉寂四年之后,终于是再度现于庙堂,其和桓温分庭抗礼之意,不言而喻。
而这此时被桓温推举为尚书仆射的王劭辞官,更是显得意味深长。
联想到前几年里,谢氏家主谢安从桓温麾下辞官,辗转从吴兴太守,回到建康做了中护军,重新回到朝堂核心,一众士族官员心中更是惊疑不定,新帝登基不到半年,就准备正面和桓温摊牌吗?
众人打定主意,先观望一段时间,看清形势再决定如何站队,于是郗?门前固然还有些到访的,但王劭门前,就堪称门前冷落车马稀了。
王劭这几日里面,见的都是王氏族人,向他们表明自己主意已定后,族人们倒也没有多说什么,因为王氏确实有这个底气。
琅琊王氏王导这支,子弟虽然并不多,但都是在朝廷和桓温手下为官,地位超然,王与马共天下不是随便说说,这是其他任何家族都无法相比的。
且王氏自王敦之乱后远离军职,多为清贵闲职,所以王劭的去职,在王氏内部只是微有波澜而已。
王劭府上,到访的郗夫人面露惊讶之色,“小郎真的和娣妇和离了?”
“难道是因过继之事牵连?”
“小郎真觉得那孩子有仇必报,才会如此做?”
王劭摇头道:“你想多了。
“我身为阿父,难道还有怕儿子的道理,即使他过继了,也是一样。”
“我自有考量而已。”
郗夫人语带歉意,“小郎辞官不管为何,但是脱不了干系的,也没有想到情势会变成这样………………”
王劭淡然道:“我说了,和你无干,我只是单纯不想夹在中间罢了。”
“倒是郗氏重回台前,少不了一番纷争。”
郗夫人叹道:“想要得到些东西,总要付出些代价。”
“小郎今后有什么打算?”
王劭失笑道:“你今天是过来探听风声的吧?”
“以郗氏的本事,早晚也会知道,我也不瞒你,之后我会外放,去吴兴做太守。”
郗夫人?大了眼睛,“这不是贬官了?”
王劭出声道:“这是我要求的,朝廷看在王氏的面子上,让我们虚领中领军一职。
郗夫人目光一凝,中领军和谢安的中护军,同为禁军官职,一内一外,代表了皇家的绝对信任,这代表……………
王劭看出了郗夫人的心思,“没错,这代表其实我还是站队了。”
“只怕大司马那边,会很生气吧。”
“先有谢氏,后有氏王氏,新帝的威望,应该可以暂时和桓氏抗衡了,你们的压力,也会小一些吧。”
郗夫人走到堂下,对王劭深深一拜,“小郎的苦心,记下了。”
“那孩子过继之后,会想办法让他抛却前事,往前看的。”
王劭目光中露出一丝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