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军事 >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> 第764章 这事儿别问我

第764章 这事儿别问我(1 / 2)

看着赢世民略带探究的眼神,李北玄没有说话。

只是望着案几上的一缕檀香,眼神微微发直。

他不是不懂事。

这几年跟在朝中转,李北玄学了不少。

也知道什么叫权力之重,什么叫风向之变。

但他更知道,这事已经超出了一个提建议的范畴。

这不是某地修不修水渠的问题。

也不是某官员该不该调任的争论。

而是,怎么界定“屠城”的对错。

他想说点什么,可心里拐了几个弯之后,话还是没出口。

因为他忽然意识到,这件事,他根本不该说。

不是因为怕惹麻烦。

也不是怕得罪人。

而是因为,这个决定,不能也不该由他李北玄来说。

因为这件事不是简单的“做错了”还是“做对了”。

而是一个皇帝,要怎样定义“对错”这件事。

执失烈打了胜仗没错,功劳确实大。

但他也屠了城,确实血腥。

你说他对,那以后别的将军,是不是也能拿功劳大当护身符?

谁还管百姓死活?

可若说说他错,那今后谁还敢打硬仗?

一个个都投降谈判、互相谦让,国家还能不能立得住?

这是一个尺度问题,一个标准问题。

而这个标准一旦定下来,后面的所有人都会跟着这个标准走。

而这个标准,只有作为皇帝的赢世民能制定。

李北玄自己有脑子。

他知道,如果他这个时候多嘴了,说,其实我觉得执失烈也没必要那么狠……

那皇帝要是听了,罚了执失烈,那朝中那些武将集团,会怎么看他李北玄?

你踏马一个锦衣卫出身,被被革了职的大都护,居然一句话就能毁掉一个镇边悍将?

那是不是,以后朝堂都要听你吹风?

但如果他反过来说,执失烈功大于过,应当大赏……

那赢世民要是听了,把执失烈封王拜相,以后别的将军是不是也要学?

今天杀十万说是吓唬敌人,明天是不是有人就要灭三十万?

这个分寸,李北玄自己都不敢碰。

他不是皇帝,他说一句,就是添乱。

第二个原因那就更简单了,执失烈是他亲戚。

那是他老丈人。

这事儿一牵扯到亲戚,他李北玄说的话,就不干净了。

哪怕他说的是对的,都有人在背后讲他一句徇私。

他要是说执失烈有错,那算不算是吃里扒外?

以后回家还怎么相处,他还怎么去见执失雅?

但他要是说执失烈无错,那别人就更好说话了。

“你看,这不是袒护嘛,人家是一家人。”

所以他只能沉默。

不能说。

不该说。

至于第三个原因,是最现实的。

因为李北玄不是一个,能拿亲情、功过、道义、杀伐权衡出标准答案的人。

他不是圣人,也不是法官,更不是帝王。

他只是个小勋贵,一个李家小子,一个常常吊儿郎当,但还有点骨气的男人。

他做不到,用一句话去决定一个人的命运。

也做不到,替皇帝承担这个后果。

这不是耍滑头。

这是清醒。

是对权力边界的敬畏。

所以,他沉默了很久。

香炉里的檀香慢慢燃着,房间里安静到只剩下炭火的“噼啪”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鸟叫。

赢世民没有催他。

但他一直看着他。

终于,李北玄抬起了头。

看着赢世民,语气平静,声音却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:“这件事……您别问我。”

“我给不了您答案。”

听到李北玄这么说,赢世民微微眯起了眼睛。

语气不紧不慢地问道:“为何?”

而李北玄也不拐弯,干脆道:“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个对还是错的问题了。”

“而是您,作为皇帝,要怎么定义对错。”

“您若说‘杀人太多,是罪’,那他就有罪。”

“您若说‘功在社稷,罪可抵’,那他就无罪。”

“但不管怎么说,这件事都不是我能插嘴的。哪怕我心里有想法,也不该说。”

他说到这里,顿了顿。

又认真地补了一句:“陛下若让我评其战术,我可说。他兵法用得好,调度精明,威慑力极强。但若问他该不该杀、应不应赏……这是皇帝的事。”

“我只能保证,我不插嘴,也不请托,更不会因亲戚之谊影响您的判断。”

赢世民没有立刻说话。

他只是盯着李北玄,眼神沉沉,像是在看他身后更远的东西。

许久,才轻轻点头。

“朕知道了。”

这一刻,空气忽然

最新小说: 大唐男保姆 回到汉朝当大佬 灭世魔龙三岁半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大唐:李二!你传我皇位干什么? 皮物: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! 不学鸳鸯老 抗战: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九娘 火烧黎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