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夏的夜风已经渐渐带有一丝凉意,桂花树下的小院里,屋门被打开,一个年轻身影躺在床上不知在想些什么怔怔出神。
隔壁院里,小丫鬟烟儿正搂着被子,不时的吧唧嘴睡得正香。
一旁的梳妆柜边燃着一支烛火,林芷若坐在柜边,小心的打开上着锁的小木盒,一张一张的翻看着一首首诗词,脸上满是甜蜜的微笑。
……
小院里的桂花已经到了采摘的时节,大河村的叔伯们也送来了不少刚下来的山楂,一个个果子红艳艳,小巧玲珑,显然是经过仔细挑选的。
这时候庆州城里冰糖葫芦已经打出了名声,极受小朋友的喜欢,不过对于小宗翰来说,却是稀松平常。
实在是家中送的冰糖葫芦太多吃都吃不完,这时城中售卖的冰糖葫芦多了,渐渐的也有了不少仿制的。
几个大河村的叔伯去年刚从军中回来,还没享受两天冰糖葫芦的红利期呢,又遇到这些事,一个个气的不行。
王平便笑着让几人稍安勿躁,冰糖葫芦尽量卖,卖不出去也无所谓,倒是让张天收了,去做山楂果汁果酒也不是不行。
在者说,王平在之前为了防止这种事的发生,大河村很大一部分山楂,就被王平以山楂制品,带去了剧院。
有了果酒的销路,和剧院的山楂消耗,大河村的山楂不但够了,还有些不足,王平让几人回去远选,若是有那有山楂的果子不错,品性好的,也可以送去张天那里,照价收购。
王家收购货物那给钱一项都是足足的,几个叔伯千恩万谢以后,便兴奋的走了。
半月时间一晃而逝。
离中秋节已经没多少日子了,对于那个什么中秋词会,王平倒是听到了不少,还看到了不少。
有官府送来中秋词会的请柬,有数不胜数的各种诗社的邀请函,还有林子墨张之动二人的邀请信。
到了中秋前几日,明月阁里的生意越发红火,明月阁里不时推出的活动,也让百姓们更加兴奋,张氏和王有发几人忙的脚不沾地。
王平也没准备什么,依旧按部就班的看书练字做题,闲暇时间写写话本,编编剧本,日子倒也过得极快。
很快中秋节这天就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