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渊讨伐团选拔赛循环赛进程已过半程,激烈的角逐在各个赛场持续点燃着战火。
而在这股席卷联邦的浪潮中,一个格外引人瞩目的现象正在显现:
来自联邦境内各大城市的本土天才魂师,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崭露锋芒。
这些从地方学院脱颖而出的年轻翘楚,其天赋之卓绝,已然直追联邦首都精心培养的同龄人,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被迅速拉近。
其中尤为出类拔萃者,其展现出的实力与潜力,甚至足以与联邦最具传奇色彩的培养机构——零班(除却深不可测的张岚以外)的核心学员们相提并论,不遑多让。
孙哲平,这位来自首都卫星城的天才魂师,正是这股地方力量崛起的最佳注脚之一。
他所在的家乡虽非首善之地,但因紧邻核心区,其选拔机制享有一定便利:
周边几座卫星城的精英选手得以直接汇入首都的选拔洪流,在同一个高规格的平台上竞技、角逐。
这种地域上的特殊性,赋予了首都圈选手巨大的优势。
其选拔结果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:本轮循环赛中,来自首都及其卫星城的选手,晋级率竟高达惊人的60%。
这与其他地区形成了鲜明对比——其余城市的选手,受限于规模、资源以及更漫长的筛选路径,其晋级比例则普遍在5%到10%之间浮动。
冰冷的数字背后,是首都所享有的无与伦比的资源虹吸效应——顶级的导师、最前沿的魂导器技术、高强度的模拟实战环境,以及汇聚了整个联邦目光所带来的无形压力与动力,都在不断拉大着核心区与边陲的差距。
然而,地方天才的“逆袭”更显得弥足珍贵。
尽管整体比例不高,但那些成功跻身下一轮乃至跻身积分榜前列的非首都圈选手,无一不是凭借惊人的毅力、独特的战斗智慧,甚至是在条件有限的环境下锤炼出的、更具野性的生存本能。
他们的每一次胜利,都在赛场内外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和欢呼,仿佛点燃了地方魂师心中沉寂已久的希望之火。
孙哲平的耀眼表现,正是对这种“非典型”力量的完美诠释。
他虽出身卫星城,受益于靠近首都的便利,但其战斗风格却绝非首都精英学院培养出的“标准模板”。
他的武魂运用大开大合,魂技衔接充满想象力,甚至带着一丝市井斗魂场般的狠辣与不羁,这种充满了原始生命力与个性光芒的战术,让他在强手如云的赛场上脱颖而出,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新星。
他的成功,模糊了严格的“地方”与“首都”标签,更像是在证明,顶级天才的光芒,即使在相对边缘的区域也能被发掘,只是需要付出远超核心区选手的艰辛。
-----------------
此前深渊力量对联邦全境凶猛的全面袭击,不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与设施损毁,更严重破坏了至关重要的交通网络。
魂导列车轨道被大面积撕裂、扭曲,桥梁垮塌,信号节点瘫痪,一度令各城市间的人员与物资流动陷入近乎停滞的状态。
无数怀揣梦想的地方天才魂师,也因此被阻隔在通往全国大赛的征途之外。
然而,联邦的应急响应能力正在显现。
在工程魂导师与军方工程部队日夜不休的抢修下,维系国家命脉的高速魂导列车主干线已被奇迹般地紧急贯通。
这条重新流淌起来的“钢铁血脉”,成为了地方精英们奔赴首都战场的唯一希望通道。
一列列闪烁着魂导辉光的列车,如同承载着星火的流星,开始从饱受创伤的边陲重镇驶向中央核心区。
但深渊的阴影并未完全消散,袭击的余波和对潜在后续威胁的警惕,让这条刚刚复苏的交通线依然充满风险。
为确保这些宝贵种子选手的绝对安全,联邦科学院院长、魂导科技泰斗凌梓晨果断出手。
她调用了自己早为应对极端事态而秘密储备的战略资源——先进的远程操控型魂导机甲部队。
这些沉默的钢铁卫士并非载人型号,其庞大的身躯在起降平台集结时发出低沉的嗡鸣,流线型装甲上复杂的魂导回路闪烁着幽蓝的光芒。
它们迅速部署到位,如同最忠诚的守护骑士,或以单机姿态伴随列车疾驰于旷野,或以战斗编队姿态在列车上方及关键节点空域巡航警戒。
远程神经链接操控系统确保了操控者身处绝对安全的指挥中心,却能如臂使指般驾驭这些强大的机甲。
它们搭载的多种探测魂导器持续扫描着周遭环境,高能魂导炮处于待激发状态,冰冷的金属面甲之下,传感器如同警惕的鹰眼,时刻防备着任何可能从阴影中浮现的威胁。
列车在坚固的轨道上飞驰,窗外掠过的是尚未完全恢复生机的焦土景象,而车窗外不远处的天空与大地,凌梓晨的机甲护卫们正无声地构建起一道令人生畏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