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勇看着众人恍然大悟的表情,满意地点了点头:懂了就行!等明年全面控制南方,先推广咱的‘中国元’,然后......嘿嘿,等着看全球财富像潮水一样,流向咱大明吧!
众人看着李勇那副踌躇满志的模样,心里五味杂陈——这少爷,到底是天才,还是疯子?但无论如何,金山的未来,注定不会平凡......
金山实控区的百姓们很快发现,除了土地税被锁死在三成以下,其他税就像春天的野草——噌噌噌地往外冒!生产要交增值税,经商要交商税,连出门摆个摊都要交过路税,简直是无孔不入!
这税也太多了吧!一个卖布的小贩抱怨道,昨天卖布交了商税,今天买棉花又要交税,连我家那头老黄牛生小牛犊,怕不是也要交生育税
明末本就苛捐杂税繁重,百姓负担极重,社会矛盾尖锐。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,制定合理的税收制度,得综合考虑农业、手工业、商业等各产业的发展水平,以及百姓的承受能力,才能实现增加财政收入、促进经济发展、维护社会稳定的三重目标。
崇祯六年六月初十,李勇、吴承志和税务部莫学冲一合计,决定来个税收大洗牌!
在李勇等人的组织下,针对现状重新梳理了整个税收体系。首先,实行国税和地税七三分账——中央拿大头,地方拿小头,既保证了中央的财政收入,又让地方有积极性。
接着,设立了主要税种:农业税、增值税、商税、关税和其他特别税。每一项都经过精心设计,力求公平合理。
农业税必须轻徭薄赋,稳定税额。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肥力、气候条件和农作物产量,重新评估税额。江南肥沃地区,适当多征到三成(包含地租);西北贫瘠地区,减轻到一至两成,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和生产积极性。
实物税与货币税相结合——国有粮油公司出面,农民可以选择交粮食,或者按市场价折算成货币,既保证国家粮食储备,又适应商品经济发展。
商税改革更是大刀阔斧!简化税种,降低税率,取消过路税落地税等不合理苛捐杂税。税率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,促进商品流通和商业繁荣。
更绝的是,取消商业税,全部收取增值税!按10%到20%分级分类征税,传统小手工业(如家庭纺织业)税负减轻,保护其生存发展;利润高的行业(如冶铁、制盐)适当提高税率,但避免过高抑制生产积极性。小规模纳税者只按3%收取!
鼓励技术创新!对采用新技术、新工艺的手工业者,给予税收优惠,减免税款或降低税率,激励创新,推动手工业发展。
规范商业税收管理!建立健全制度,加强监管,确保公平征收,防止税务官员贪污受贿、徇私舞弊。
发展对外贸易税收(关税)!适当开放对外贸易,制定合理政策,对进出口商品征收关税,鼓励出口,限制进口国内能生产的商品,增加财政收入,保护本国产业。
增加企业所得税!基本税率25%,小微企业减按20%,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%。
增加个人所得税!对个体工商户、个人独资企业等征收,超额累进税率5%至35%。例如,某个体工商户全年收入100万,成本60万,应纳税所得额40万,按税率表计算税额。
还增加了城市维护建设税、教育费附加、地方教育附加、房产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、印花税(购销合同万分之三,资金账簿万分之二点五,股市交易千分之一)等一系列税种。
这新税收政策一出台,金山实控区的百姓们那是又爱又恨!
爱的百姓一般都是农民和工人,他们认为,现在农业税赋历史最轻,再也不用担心乱收费,税收透明,日子越过越踏实。以前那税多如牛毛,现在终于清净了!一个老农笑着说。而工人更简单,基本啥税没有,看着新政府就感觉亲切!
恨的百姓一般就是商人和掌柜(白领)之类,则骂李勇是万税爷,吃相难看!现在基本没有不收税的地方,只要做生意就得交税,只要有钱就得交税!而且是年年都交那种!一个富商抱怨道,李勇这完全掉钱眼里了!
总之,特别是那些富人们,人人怨声载道——越有钱越交税,越穷越轻松,这世道变了!他们有时候真的很怀念起大明岁月,那时候越有钱越不交税,越穷越要交税美好啊!以前虽然少交税,但没有现在生意好,家家生意翻倍都算混得差的,想想总体还是金山新政府更好——李勇你这个奸商,我们暂时就原谅你了。
当然沈佩玉很开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