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龙山,由三位龙裔坐镇。而在上游滇文境内,大江以东为南派所有,西岸设有三家据点防备滇文的正道,分别在南盘江源头的益州郡马雄山、中上游的昆明府奕休湖以及中下游的龙池洲抚仙湖。”
说到抚仙湖,冯济虎略有感慨,
“我当年一境时去滇文游历,在抚仙湖畔小住过,那时候此湖还是为正道所有,称作「湖山清胜」,有瀛海宗、晴岚宗、息风寺、金钟龙宫等大大小小上十个宗门,不过,这些正道先后为南派所破,尽数覆灭了。”
叹息一声,他继续道,
“马雄山靠近苗疆了,背靠乌蒙山和娘娘山,也是绿袍最为看重的,不好动手。悬在中腰的奕休湖和抚仙湖稍微好打些,而碧鸡山恰好也就在这里。
“碧鸡山扼据滇池,而滇池则紧邻南盘江,同时也是滇文最大的湖泊,所以绿袍老祖对此地一直极为眼馋,很早之前就打上了滇池的主意。
“不过滇池与抚仙湖不同,虽然离南盘江都很近,但前者却非南盘江水系,而是属于金沙江水系,绿袍老祖的龙威还逞不到这里来。而且滇池被碧鸡山经营千年,固若金汤,南派几番作势,都未曾拿下。
“这样一处地方,为己所有,便是如虎添翼,为敌所有,那便是如鲠在喉,是绿袍老祖的心腹大患。也正因如此,所以南盘江西岸的魔门,包括奕休湖、抚仙湖乃至哀牢山,这些年都在打碧鸡山的主意。
“说句回头话,可能也正是由于魔情汹涌,碧鸡山难以应对,这才被峨眉钻了空子,帮着帮着,就成了他人的别府。”
冯济虎摇头感叹一句,对于峨眉的做派真是不理解,一天到晚惦记着别人家基业,跟个土匪一样,随即他接着道,
“碧鸡山既然被峨眉收作了别府,那玄门打南盘江肯定就是以碧鸡山为据点。两派都想打,一个想拿下滇池,一个想截断南盘江,基本上就是以滇池—奕休湖—抚仙湖这三湖为战场,你来我往,几年不得安生。
“人英被派进滇文后,主要就是配合碧鸡山攻打南盘江。而在碧鸡山坐镇指挥的是峨眉的三个长老,是三个心高气傲、颐指气使且视人命为草芥的人——这是人英跟我闲聊时说的原话。人英来滇文后,看不惯峨眉这三个长老的做派,时常为碧鸡山弟子说话,所以跟三个长老闹得很不愉快。”
程心瞻隐隐听明白了,缓缓道,
“那看来,碧鸡山随人英降魔,也不一定就是被逼迫了?”
冯济虎轻轻点头,
“只是猜测,峨眉并不体恤碧鸡山,在人家的地盘上颐指气使,不珍惜碧鸡庵弟子的性命,那还不如索性投了魔教。反正这样的事,峨眉也不是第一次做了。”
程心瞻也跟着点头,知道济虎说的是蜀蛟的事。
“而且绿袍现在愈发能容人,对待降将极为信任和客气,蚕娘、象龙、枭龙,包括毒龙尊者,不都是降将么,但现在都是镇守一方的大妖魔。至于南海诸妖与蜀夔两地的蛟龙,尽听从他的驱使,最可怕的是,现在苗疆境内居然开始说起了绿袍的好话,便可见一斑了。
“绿袍越是如此,在拓土的过程中遭受的抵抗便越小,尤其是苗疆、滇文两地,几乎是望风而降,这里面不光包括妖魔,也包括正道。龙池洲的抚仙湖诸宗,誓死不降,尽遭屠戮,但昆明府的奕休湖降了,则尽数得活。我想,这也是碧鸡山愿降的一个原因。”
程心瞻闻言,面色也很是凝重,并问了一个自己感到陌生的词,
“枭龙又是哪位?”
冯济虎回道,
“乌蒙山的妖祖,说是龙身枭翅,其经历和象龙很像,原本都是亦正亦邪的大妖,均为四境龙裔,不问世事多年的那种。这些年玄门南下打的凶,绿袍老祖便把这位请了出来,现在总领乌蒙山诸魔宗。这位出世之后,很快就稳住了局势,死守苗疆的西北门户,康蜀两地的玄门都打不进来。”
程心瞻听着颇感头疼,绿袍现在真是不好对付了。
东海两个大圣都是海龙王。黄海龙君虽说是陆蛟走江,入海成龙,但因为淮河两岸都是正道大宗,即便是青阳龙君也不可能掌控,所以龙君入海后,两千年来也只有与师门盟誓那次回访了淮河,等闲不上岸,所以现在也可视为海龙王。
只有这个绿袍老祖,走江古渎大部分就位于南荒境内,等他入南海化龙实力大涨后,又被他迅速收了首尾,护住了源头和入海口,现在整条大江都在他势力范围内。这样的结果就是,陆上龙裔、海上水族尽受他的驱使!
最关键的,绿袍老祖不必像覆海大圣那样,整天警惕着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