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 这画面当真诡异难测。
同样的,任韶扬吹着的曲子也是没有定式和有规矩,随心而作,高处如三峡猿啼,欢处如万人同笑。吹到精妙处,跌宕起伏,引得山上雾气随着翻涌,变换万千。
就在这时,他的丹田陡然一跳,真气流转不定,时如奔马,时如逆龙,猪突猛进,引得气血翻腾。
任韶扬不胜惊疑,自他修行有成,真气流转几乎一马平川,如今这般异象,却是让他想到了当年在鲸背上和梁萧一同领悟“鲸息功”的场景。
如今他吹奏的曲子,暗合山岚狂风,阳春三月的熹微,更是符合所见的桃花乱落如雨,清泉自流的场景。
一切一切,已经不是曲调,更像是风景。
任韶扬想到《庄子》里所说的“三籁”之境。
“世间有三籁,人吹箫管为人籁,风吹地窍为地籁,天吹万物为天籁。”
正所谓: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人籁指的是人的音乐,类比武功便是固定招式,依固定韵律发劲。
地籁指的是狂风激荡的声音,就如方才的山风,类比武功便是无有定法,如浪翻云的“覆雨剑法”,每次出剑,均是一捧光点。
至于天籁,乃世间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,好比啾啾鹿鸣,风吹树响,天雷震动,海潮翻涌,甚至花开并蒂,一切富有节奏的高声低音,均可归之于天籁。
同样以武功类比,任韶扬所想到的便是“天子望气术”中,以天地为琴弦,敌心动则气机自反的境界。
至此,任韶扬眉头一舒,体内的真气放开限制,应和所听到的万物之声,真气立马狂奔乱走。
可他并不着急收束心神,反而面带微笑,仰躺在桃枝上,随风轻晃,甚至舒适之下,将脸埋在桃花中,细嗅芬芳。
如此放松神意,任由万物天籁引导真气,符合自然的节奏、万物的波动。
却让任韶扬的真气忽快忽慢,时强时弱,一会儿横冲直撞,一会儿又曲折迂回,不符合任何内功心法,但又无所不及、无所不至,流转从容。
就这样,在明媚的春光里,在孤山之上的桃花枝上。
任韶扬一面倾听万物之声,一面任由真气游走。
过了许久,突然他浑身一震!
脑海嗡的一声,似乎进入了一种至为幽寂的境界,目不能见、耳不能闻。
他似乎精神拔高到了无限高的境界,幻象丛生,他游览群星,见识无数世界,最后定格在了一个画面。
只见一个披着大氅伟岸的身影,高声怒喝,冲天而去。
片刻之后,天空如碎片四散飞溅,大地分崩离析,不过片刻,一切皆成混沌的漩涡。
一块只有他能看到的碎片,似乎在混沌中闪了闪,然后消失不见.
紧接着,任韶扬便只看到万物化为乌有,万籁归于沉寂。
这情形仿佛置身于古潭深渊,持续了约摸几个时辰,或者说几天。
任韶扬方如梦初醒。
沉默了片刻后,任韶扬喃喃道:“这是我金手指的来历?亦或者只是幻境而已?”
就在此刻,一股异样涌上耳边,他只觉好像一下子通透了,似乎听到了真气漫如流水,直达毛发末梢,每一根毛发随之颤动的声音,这一刻,就像是有千万只耳朵张开。
能听到盛放的桃花,无风自落的簌簌微响。
能听到乳白的雾气,弥漫山间时的咪咪弱声。
无论是风吹叶落、江上船号,就连三丈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