着你们去发现。记住,探索的路上,永远不要忘记‘共生’——与星球共生,与文明共生,与宇宙共生。”
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其中一个孩子拿出一幅画,递给谢长晏:“谢爷爷,这是我画的‘未来星图’,我想带着它,去探索您说的更远的星球!”画中,无数颗星球被金色的线条连接,线条的起点,是地球、火星、新生星球组成的三角星标,终点则指向宇宙的深处。
谢长晏看着这幅画,想起了谢今禧小时候画的火星,想起了谢昀庭研发探测器的日夜,想起了无数人为星际探索付出的努力。他知道,人类的星际传承,已经从他们这一代人,交到了孩子们的手中。
当晚,谢今禧在“星际文明交流中心”举办了一场新的展览,展览的主题是“星辰之下的新传承”。展览的最后一幅画,是谢星遥和孩子们一起创作的——画中,地球、火星、新生星球的“友谊树”长得枝繁叶茂,树枝延伸向深空,每一片叶子上,都画着一个孩子的笑脸,叶子的脉络,与星门的能量纽带融为一体,在璀璨的银河中,闪烁着永恒的光芒。
谢今禧站在画前,对着前来参观的人们说:“我们的故事,从一道连接地球与火星的能量纽带开始;而未来的故事,将由这些孩子,用他们的勇气、智慧和热爱,在星辰之下,继续书写。”
此时,地球的夜空、火星的夕阳、新生星球的淡紫色天幕,同时亮起一道金色的光带——那是星门的光芒,是文明的脉络,是人类永远向着星辰大海,不断前行的方向。而谢长晏一家的故事,也像这道光芒一样,永远留在了人类文明的记忆中,成为跨越星际的,永恒传承。
星脉永续:文明的新征途
“谢爷爷,您看!这是我们在‘能源核心’行星发现的新型晶体,它能让星门的能量传输效率提升三倍!”星脉城少年探索队的队长林小星,举着一块散发着淡蓝色光芒的晶体,兴奋地跑到谢长晏面前。此时的谢长晏虽已满头银发,但眼神依旧明亮,他接过晶体,指尖传来一丝温润的能量波动,仿佛能感受到宇宙的脉搏。
五年间,“人类文明三角带”的发展日新月异。在谢昀庭团队研发的“星际移民舱”助力下,已有超过十万居民在新生星球和“能源核心”行星定居。“能源核心”行星因富含特殊晶体,成为星际能源供应的核心枢纽,而星脉城则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多元的文化氛围,成为三颗星球的交流中心。
这天,“星际启途联盟”突然收到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信号。信号波长奇特,既不属于已知的任何星体,也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宇宙辐射。谢星遥立刻组织“星际文明交流中心”的科研团队进行破译,经过三天三夜的努力,他们终于从杂乱的信号中提取出一段有序的代码——代码转化为图像后,呈现出的是一个与“人类文明三角带”星标极为相似的图案,只是图案中央多了一颗闪烁的新星。
“这会不会是其他星际文明发来的信号?”团队成员李然激动地猜测。谢星遥皱起眉头,她深知,与未知文明接触充满机遇,但也潜藏着巨大风险。她立刻将情况汇报给谢昀庭和谢长晏,三人经过紧急商议,决定启动“星际信号追踪计划”,派出最先进的“寻星号”探测器,沿着信号来源的方向探索。
“寻星号”探测器搭载了最新的星脉适配器和智能AI系统,由谢昀庭亲自设计改造。探测器出发那天,三颗星球的居民都通过全息投影实时关注着画面。当“寻星号”穿过星门,驶入深邃的宇宙时,全球观众都屏住了呼吸。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,“寻星号”不断向联盟传回数据,它穿越了小行星带,避开了脉冲星的辐射区,逐渐靠近信号来源地——一片被称为“星云之海”的神秘区域。
就在“寻星号”即将进入“星云之海”时,探测器突然受到强烈的磁场干扰,与地球的通讯瞬间中断。“怎么办?‘寻星号’不会出事了吧?”林小星焦急地问谢星遥。谢星遥强作镇定,她立刻调取“寻星号”最后的定位数据,发现它正处于“星云之海”边缘的一颗未知行星附近。“我们必须派人去救援!”谢星遥坚定地说。
这一次,谢昀庭主动请缨,他带领一支由五人组成的精英小队,驾驶着升级版的登陆艇,向着“星云之海”进发。登陆艇在宇宙中飞行了十天,终于抵达那颗未知行星。这颗行星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紫色云层,云层下是连绵的山脉,山脉间流淌着泛着银光的液态金属河流,景象壮观却也危机四伏。
“根据‘寻星号’的最后数据,它应该坠落在东边的峡谷里。”谢昀庭操控着登陆艇,小心翼翼地穿越云层。就在这时,登陆艇的雷达突然检测到一股强大的能量波动,紧接着,一艘巨大的、外形酷似水滴的飞船出现在他们眼前。飞船表面没有任何标识,却散发着令人敬畏的科技气息。
“这里竟然真的有外星文明!”小队成员张珂惊叹道。谢昀庭立刻下令启动防御系统,同时向对方发送和平信号。片刻后,水滴形飞船传来回应——一段柔和的声波,经过AI翻译后,变成了人类能听懂的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