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6章亨利舍瓦与小罗的落寞
2004年11月25日,刚结束训练的罗伊正在家中休息,门铃突然响起。
英国导演丹尼-加农带着一迭剧本站在门口,脸上带着诚恳的笑容。
“希望没打扰到你,”加农搓了搓手,哈出的白气在初冬的空气中凝结,“我带了个你可能感兴趣的东西我们之前说过的。”
罗伊接过剧本,封面上《一球成名》几个大字格外醒目。
“我们想请你看看这个,”加农坐在沙发上,指着剧本说,“特别是关于足球细节的部分。毕竟没人比你更懂这些。”
他翻开第一页,发现主角设定竟与自己出奇地相似。
这是一个关于中法混血少年罗伊追逐职业足球梦想的故事。
罗伊出生于美国洛杉矶唐人街,父亲是华人餐馆厨师,母亲是法国移民后代。
从小和父亲在中餐馆帮工的同时,他展现出非凡的足球天赋,在街头比赛中总能带领球队获胜。
然而父亲强烈反对他踢球,他坚信男人应该脚踏实地赚钱养家,经常告诫罗伊不要做不切实际的足球梦。
这个在厨房里熬了半辈子的男人,每天工作12个小时,最大的愿望就是存够钱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馆。在他看来,儿子整天踢球纯属浪费时间,还不如在餐馆里多学点手艺实在。
每当罗伊提起足球,父亲就会用长满老茧的手拍着油腻的菜单说:“先把今天的碗洗完再说。”
转折发生在一名英国球探偶然看到罗伊踢球后,认为他极具潜力,建议他去英国发展。
尽管父亲极力反对,18岁的罗伊仍决定带着祖母留下的积蓄前往英国,参加阿森纳俱乐部的选拔。
在选拔赛中,罗伊意识到英超的水平远超他的想象,自己的天赋在这里并不突出。
这使他明白,要成为职业球员仅靠天赋远远不够,必须付出更多努力。
通过刻苦训练,罗伊最终在赛季关键比赛中发挥出色,帮助阿森纳赢得英超冠军,实现了职业梦想。
罗伊放下剧本,眉头微皱:“等等,为什么是阿森纳按之前说好的不该是纽卡斯尔或者曼城吗”
“阿森纳的法国元素更符合你的背景。”
丹尼-加农翻着拍摄方案解释道,“虽然电影里的教练是虚构角色,但依旧是法国教练,原形就是温格而且比赛场景我们已经邀请真实球员客串。”
罗伊苦笑着扶额,这下轮到他的老对手们来‘报仇’了。
当提到主演人选时,加农拿出马克-达卡斯考斯的资料照片。
“他跟你一样是个‘混合体’,”导演笑着说,“中国、西班牙、日本、爱尔兰还有菲律宾血统。虽然40岁了,但演起年轻人毫无违和感。”
“其实我们最中意的是基努,你们身上都有那种混血的特殊气质。可惜那家伙现在片酬高得吓人,档期也排到后年去了。”
罗伊翻看着剧本,偶尔在某页停留,眉头微皱。
当他看到主角在更衣室被队友孤立的桥段时,轻轻“啧”了一声。
“这里不太对!”
他指着剧本说:“隐忍等到别人撕了他家人的照片才还手开什么玩笑。丹尼,如果是我,在训练场上就直接把那个狗娘养的过到怀疑人生,让教练不得不把他按在替补席上看饮水机。”
“更衣室里谁要是敢呲牙,我就一个个收拾到他们服气为止。你明白吗华裔不代表就要忍气吞声。我感受到恶意的第一时间就会出手,让那个杂种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对我露出敌意。”
“这就是竞技体育的真相,丹尼。没人会为你的隐忍鼓掌。在这里,你必须时时刻刻证明自己有多强。”
“如果谁想试探你的底线,那就踢爆他,让他记住,你不是好惹的。更衣室里没有同情,只有谁更强、谁更狠。”
“软弱一次,所有人都会扑上来咬你。所以,你得让所有人知道,你才是那个不可触碰的人。”
罗伊又给丹尼提了几个具体建议。
丹尼发现这个电影方向和原本设想不同,但够刺激够热血,正好符合欧美观众的胃口。
加上罗伊在球迷中的号召力,这片子票房肯定不会差。
加农认真记下这些建议,临走前回头问:“对了,你觉得达卡斯考斯在电影里该用哪种庆祝动作”
罗伊眨了眨眼:“让他自己创造一个新的吧。毕竟.”
“这终究是另一个人的故事了。”
切尔西官网正式宣布罗伊将在对阵查尔顿的比赛中复出。
在他养伤的短短两场比赛里,球队状态明显下滑:英超被中游球队博尔顿逼平,欧冠又被希腊的帕纳辛奈科斯在补时阶段扳平比分。
这样的表现与之前创下英超十三连胜纪录的那支切尔西判若两队。
英国媒体立刻抓住这个话题大做文章。
bbc体育频道甚至发表评论称:“罗伊这样的球员在英格兰足球史上从未出现过,他的缺席直接让欧冠级别的强队变得不会赢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