射直挂死角,2-2!
阿森纳将士疯狂庆祝,老特拉福德一片死寂。
这一刻,历史被改写,49场不败的传奇仍在继续。
枪手球员们叠罗汉庆祝时,客队看台爆发出震耳欲聋的《hot stuff》歌声。
罗伊手指打着节奏,突然跟着唱了句“阿森纳——”
随即他起身离开座位,走向阿布所在的包厢。
他一路与英国各界名流握手寒暄,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。
看台上的曼联球迷目光复杂地追随着这位法国前锋。
他们中许多人曾殷切期盼他能穿上红魔传奇7号,如今却只能看着他身披蓝军战袍,用一骑绝尘的进球数据领跑英超。
此刻老特拉福德弥漫着微妙的气氛:主队两球领先却被连扳两球,阿森纳的不败纪录仍在延续。
而最有可能终结这个纪录的,恰恰是罗伊效力的切尔西。
曼联球迷望着这个曾经触手可得的锋线杀手,内心五味杂陈。
对于曼联唯一的好消息是,赛后没有爆发那场著名的球员斗殴,弗格森也幸运地躲过了“菜汤淋身”的尴尬场面。
2004年那场著名的“披萨门”事件没有发生,这次双方总算保持了最低限度的克制。
(“披萨门事件”是英超历史上最著名的赛后冲突之一,发生在2004年10月曼联2-0终结阿森纳49场不败的赛后。当时愤怒的阿森纳球员在球员通道与曼联爆发激烈冲突,据弗格森自传透露,法布雷加斯向他和裁判组投掷了一块披萨,导致他西装沾满酱料。)
当晚,刚刚观看完曼联比赛的罗伊从曼彻斯特返回伦敦后,立即受邀参加了阿布新购入的“阿布拉莫维奇天空号”私人飞机首航。
这架价值10亿美元的波音767专机从伦敦起飞,载着罗伊等贵宾前往莫斯科。
在莫斯科的庆祝派对上,阿布亲自将罗伊引荐给当地政商名流。
令罗伊意外的是,他在在俄罗斯竟有着不小的人气。
在觥筹交错间,几位能源寡头端着伏特加围住罗伊,其中一位拍着他肩膀说:“你对阵布莱克本的帽子戏法,我在莫斯科都看到了!”
更令人意外的是,时任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部长的“无双上将”绍伊古也举杯示意,称赞道:“前锋就该像西伯利亚的狼一样凶猛。”
这次短暂的莫斯科之行,让他第一次切身感受到阿布在俄罗斯的庞大影响力。
而在英格兰足坛,罗伊的影响力同样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。
每周比赛日过后,他的进球集锦都会占据各大体育节目的黄金时段。
从伦敦到英国其他城市,街头巷尾的孩子们开始模仿他独特的庆祝动作,体育用品店里印着他名字的切尔西球衣总是最快售罄。
媒体对他的关注已经超出了体育版面。
《gq》杂志用“新世纪的足球艺术家”来形容他,《泰晤士报》的专栏作家们争论他是否正在重新定义现代前锋的角色。
就连bbc的严肃新闻节目也会在报道中引用他的赛后采访片段。
这个法国前锋的发言充满戏剧性。
看似狂妄的宣言里藏着哲理,带着挑衅却又恰到好处地停在爆雷边缘。
他那些金句,既制造话题又不会真正得罪人,让制片人们如获至宝。
媒体发现他简直是个采访天才,每句话都像精心设计过的表演,完美平衡了争议性与传播度。
2004年的英格兰足坛,罗伊的名字已经成为现象级的存在。
仅仅十轮英超联赛,他就轰入13球并贡献5次助攻,这样的数据让所有对手胆寒。
在穆里尼奥的战术体系里,他不仅是锋线尖刀,更是全队的进攻核心。
每场比赛后,体育版面都在讨论他不可思议的进球效率。
这样的表现自然让罗伊成为全英格兰最受瞩目的球星。
场外,他的生活同样引人关注。
时尚杂志争相邀请他拍摄封面,顶级品牌排队寻求合作。
无数女明星和模特都公开表示想和他约会。
在她们眼中,罗伊就是下一个贝克汉姆。
不,考虑到他惊人的天赋和年龄优势,他的上限很明显远比贝克汉姆还要高。
这些追求者中,有人是真心被吸引,更多人则幻想着成为“下一个维多利亚”,希望能复制贝克汉姆夫妇的商业神话。
但所有人都清楚,罗伊正在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,他的未来不可限量。
2004年10月26日的联赛杯第三轮,切尔西派出轮换阵容迎战西汉姆联。
比赛第57分钟,乔-科尔送出一记精妙直塞,罗本高速插上推射破门打破僵局。
到了第72分钟,又是罗本在左路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