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里尼奥直截了当地问道。
“自由。”
罗伊刚说完,穆里尼奥的脸色就沉了下来。
“我认为足球作为一种规则和战术约束的游戏,不存在自由。”
穆里尼奥的战术和“球王踢法”存在矛盾。
他更喜欢纪律严明的防守和固定的反击套路,比如德罗巴这样的支点中锋,或者后来的斯内德那样严格执行战术的前腰。
这种体系下,球员的个人发挥空间往往会被限制。
就像原位面切尔西的乔-科尔,明明有创造天赋却被要求先做好防守。
穆帅相信可重复的战术配合比依赖球星灵光一现更可靠。
但如果有球员能在遵守战术纪律的同时,还能用个人能力打破僵局,比如阿扎尔在反击中的突破,这种踢法反而能成为穆氏防反的终极武器。
关键在于如何平衡,球星需要让步一些自由度,他也得适当放松控制欲。
“我需要的是秩序中的相对自由,我的自由本身也是秩序的一部分。”
罗伊直视穆里尼奥的眼睛,一字一顿地说道:
“您要的参与无球跑动纪律和回防到位率,我会像后卫一样严格执行。当对手派三人盯防我时,我会在触球三秒内把球转移到弱侧空档。就算整场比赛只拿三成控球率,只要终场哨响时我们比分领先这也是我想要的胜利。”
“但在禁区前二十米,我要求绝对的自主权.这不是请求,而是事实。当您问我面对波尔图后卫那瞬间在想什么答案很简单:什么都没想。我的身体比大脑更清楚该怎么做。”
“您可以质疑很多事,但不要质疑我在禁区前的本能。因为在这个区域,我能给的现在足坛现役没有人能给,这就是切尔西买我的理由。”
穆里尼奥的目光在罗伊年轻的面庞上停留了片刻。
他想起三年前在莱里亚的时光。
那时他带领的球队踢着水银泻地般的攻势足球,每场都能创造十二到十五次射门机会。
但现在不同了。
波尔图没能拿下欧冠,反倒是德尚带着摩纳哥,靠着罗伊这样的进攻天才一路过关斩将。
这个世界似乎更偏爱漂亮的足球。
他当然相信自己的战术哲学,但现实摆在眼前。
或许,应该在铁血的纪律中,给天才留一点呼吸的空间。
那天晚上,双方最终达成了战术妥协。
穆里尼奥清楚地意识到一个事实:倘若这次谈判破裂,以罗伊在俱乐部高层心中的分量,只要他将今晚这番关于战术自主权的论述直接呈报给阿布拉莫维奇,自己作为主教练的职位将面临即刻被解除的危机。
这种认知并非臆测,而是基于对俱乐部权力结构的清醒判断。
在球星价值与教练权威的天平上,俄罗斯老板向来更倾向于前者。
经过这次深夜长谈,一套全新的战术体系开始在切尔西成型。
这不是突发奇想的改变,而是基于现实考量的战术进化。
穆里尼奥在保持自己防守哲学的同时,为罗伊这样的天才攻击手开辟了专属的发挥空间。
接下来的训练课上,教练组开始植入这些调整:
德罗巴被要求更多地背身做墙,为罗伊创造一对一突破的机会,
兰帕德的后插上路线被重新设计,要与罗伊的内切形成交叉跑位。
边后卫的助攻时机被精确计算,确保在罗伊拿球时能提供宽度支援。
全队反击时的第一出球点明确为罗伊所在的区域。
切尔西的433体系与摩纳哥有着根本性的区别,这不仅仅是人员配置的不同,更是战术哲学的差异。
在进攻端,摩纳哥依靠的是全队流畅的跑位轮转和精妙的短传配合,而切尔西则更强调个人能力的直接爆破。
罗伊需要从单纯的边路突击手转型为更全面的进攻核心。
他必须继续发挥自己一对一过人的优势,在反击中坚决冲击对方边后卫。穆里尼奥不会限制他的盘带,但要求他更高效。
不是为过人而过人,而是要为球队创造实质性的进攻机会。
德罗巴不是莫伦特斯那样的技术型中锋,而是一个纯粹的力量支点。
罗伊需要调整自己的踢法:减少细腻的短传配合,增加简单直接的传球选择,要么第一时间直塞德罗巴,要么接他的回做直接射门。
右路的罗本或达夫都是纯粹的边锋,不像摩纳哥时期的久利那样承担组织任务,这使得麦孔的前插助攻必须更加谨慎。
中场配置体现了最明显的差异。
马克莱莱是纯粹的防守屏障,几乎不参与组织调度,这与摩纳哥时期佩德雷蒂兼顾防守和长传调度的角色完全不同。
兰帕德的全能属性远超罗滕,他的后插上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