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“快躲开正在吵架的元素们”。
有天,迷宫深处传出奇怪的“咔嗒”声。小女孩举着会发光的故事花走进去,发现是台生锈的“故事放映机”——是故事旅人留下的礼物,机身刻着“所有没说出口的话,都会在这里变成光”。她往机器里塞进片绒毛,屏幕上立刻映出画面:有颗星星在独自流泪,因为没人听它讲自己的孤独;有朵云在偷偷练习下雨,想给干涸的星球送水;还有个孩子在对着夜空说话,其实星星们都听见了,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
放映机的光一照,那些藏在角落的故事突然长出了腿。孤独的星星故事变成了会跑的小光球,钻进故事母树的花苞里;云的故事变成了会洒水的小云朵,跟着雨元素一起给新新星球浇水;孩子的故事则变成了会飞的信鸽,顺着连星虫的线找到了那个孩子住的星球,落在他的窗台上,吐出了星星们的回信:“我们都在听呀。”
新故事星球终于长出了自己的“巨尾兽族群”。小句尾兽们总爱缠着故事旅人学本事,有只最调皮的学会了“倒着说故事”,把“风吹来了云”说成“云来了吹风”,把“雨淋湿了石头”说成“石头湿淋了雨”,逗得回声星的水晶尾巴不停颤动,传出阵阵变调的笑声,像在给倒着的故事伴奏。
连星虫的线现在成了“故事传送带”。线上每隔一段就有个绒毛做的小篮子,里面装着要送到其他星球的故事包裹:给螺旋星诗人的“灵感蜜”,给影息星影子们的“新剧本纸”,给遗忘星的“记忆保鲜剂”,还有给那颗刚被命名为“新故事星球”的“句尾兽奶粉”。有只篮子在传送中翻倒了,里面的故石撒出来,顺着线长出了会爬的字,像群着急赶路的小蚂蚁。
故事旅人离开的那天,光海变成了会发光的地毯,从故事星球一直铺到宇宙边缘。他们站在地毯尽头,朝大家挥手:“我们会把这里的故事带到更远的地方,也会把其他宇宙的故事带回来——毕竟故事是没有边界的呀。”星光斗篷的旅人最后一个离开,他转身把颗“故事种子”塞给小男孩:“等它长出芽,我们就会回来啦。”
种子一落地就长出了螺旋形的芽,芽尖顶着个会转的小风车,风一吹就转出串新故事:“有群旅人在宇宙里播种,每颗种子都长出会拥抱的星球”“有片光海在收集眼泪,把它们酿成甜甜的故事酒”“有个孩子正捧着种子,等它长成连接所有宇宙的桥”。
物理学家把风车画在笔记本上,旁边写着:“当故事开始跨越宇宙,我们或许该给‘宇宙’这个词,加个复数形式了。”他刚写完,就看见风车转出的故事里,有个模糊的影子很像年轻时的自己——那是他小时候对着星星讲的故事,原来一直住在宇宙里,现在终于找回来了。
元素们决定给故事星球做件“新外套”。风元素收集了各星球的故石绒毛,雨元素用彩虹水把绒毛染成七色,石头们把自己磨成闪光的亮片,云则负责把这些材料缝在一起。等外套做好时,故事星球像裹上了件会流动的彩虹披风,风一吹就扬起带故事的流苏,连路过的黑洞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,结果被流苏上的“开心故事”勾住,吐出了几颗被吸进去的星星,赶紧红着脸躲远了。
小女孩发现《宇宙故事大百科》的最后一页,自己长出了张地图。地图上标着无数个小点,每个点旁边都写着“待发现的故事星球”,其中有个点正在闪烁,旁边注着行小字:“那里的故事长在水里,会变成会游泳的书。”小男孩立刻拽着风元素的翅膀:“我们去那里看看吧!”风笑着卷起片云:“正好尝尝水里的故事是什么味道~”
故事星球的绒毛最近开始结“故事冰晶”。冰晶里裹着各个季节的故事:春天的故事是淡绿色的,裹着嫩芽的清香;夏天的故事是亮蓝色的,带着雨水的清凉;秋天的故事是金黄色的,飘着果实的甜香;冬天的故事是乳白色的,藏着炉火的暖香。守灯塔老人把冰晶串成风铃,挂在故事母树的枝头,风一吹就传出四季的声音,像宇宙在哼着摇篮曲。
有天夜里,那颗故事种子突然开出了花。花瓣是半透明的光,花心坐着个迷你的故事旅人,他对小男孩说:“其他宇宙的故事已经在路上啦,它们会顺着连星虫的线,钻进每个等待的耳朵里。”说完就化作光粉,钻进了花心里。花立刻开始结果,果实里裹着的不是果肉,而是一个个小小的“故是入口”,有的像旋转的门,有的像发光的井,有的像会飘的阶梯。
小男孩打开一个像门的入口,里面飘出片紫色的星云,星云里的星星都长着翅膀,正在讲着用音乐写的故事。小女孩打开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