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 孙老四跟周援朝不熟悉,但是他有个同学跟周援朝关系不错能说得上话。
于是,孙老四眼珠子一转,就有了主意。
他拿了孝文给的五十块情报费,了十多块整了一桌不错的席面儿,窜了个局儿,请了同学当中间人,又喊了几个陪客,要跟周援朝认识认识。
在当时这个社会背景下,这样的小酒局其实非常常见,地方就那么大,俩人就算不熟,通过朋友一勾兑也就认识了。
周援朝从借着熊瞎子搞死了刘老三得到了一杆村部的不能见光的56半之后,入秋以来一直都不太顺利。
亲戚家避过了风头之后回来,通过朋友帮忙搞了几只猎犬回来,好不容易养熟了,带上山第二趟,头狗就被一头泡卵子给挑废了。
后来又因为猎队队员转投张家猎队的事儿动了手,失了不少人心,跟村书记王建国的关系也搞得很紧张,还是家里长辈出面,才算是又把狩猎证给办下来。
现在的周援朝,迫切的想要改变现状,否则兴安村周家猎队的名声可就要垮了。
得到熟人邀请,周援朝意识到这是一个重新拉拢人员的机会,于是欣然前往。
到了饭局上,几杯酒下肚,关系自然而然的融洽起来。
孙建民找到机会,将乔三儿组建了鹰猎大队的事儿提了一嘴,这下周援朝彻底上了心。
今年山上大山牲口少,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精英硬骨头。
放鹰打猎是个好路子啊,打小围猎物多,活的猎物能卖上价,周援朝早就眼红岳峰通过这一行赚钱了。
前些日子意外逮到那只被雕鸮撵跑的奶鹰子,周援朝兴奋了许久。
只不过缺乏训鹰放鹰的技术,不等研究明白呢,就被奶鹰子意外跑了。
现在通过孙老四嘴里得知乔三儿也整了鹰猎大队,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。
“老四,你知道乔牧舟的鹰,是从哪买回来的吗”
周援朝端起酒杯冲着孙建民一比划,滋溜一口下去半截。
孙建民摇摇头:“这个没听他说,放鹰挣钱虽然好,但也轮不上我这户的。
不怕哥几个笑话,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。
乔三爷能看上我,也就是唱几句黄调儿给大家逗个乐儿,挣钱的买卖可轮不到我!
不过啊,这鹰也不是那么好放,长翅膀的玩意儿,摆弄不明白,一不留神,就能飞了!
昨天,三爷那边一架当年的儿鹰子,在马家屯那边逮野鸡,就飘了,几个人一直追进了后山也没追上,到现在还没找到呢!”
“鹰飘了”周援朝听到这几个字儿心底咯噔一下子。
得来全不费工夫呀,这不是给自己机会呢!
“对,应该是前一天喂多了,鹰吃饱了就不干活,出去放,起了个野鸡追出去,半道上就拐弯上了树!
后来又是喊,又是叫的,越追飞越远,不知道跑哪去了!”
周援朝佯装惋惜的说道:“那可挺可惜的!现在城里收活的野鸡野兔飞龙啥的,价格可不低!”
“没招儿啊,会的不难难的不会!鹰丢了再想找回来可不容易。
我听说,这玩意儿在野外,几天的功夫就反生了,到时候就算找回来,也没法干活儿了,还得从头训。
不过训的时间会短很多,掐了食儿,熬个两三晚上就能熟…”
“奥,呵呵!”
周援朝面色平静,心底已经起了波澜。
一顿饭的功夫,周援朝原本一斤的量,只喝了两杯半斤多就停了。
离开饭局之后,立马就回家忙活起来。
要说这周援朝,也是个脑瓜子聪明的选手。
上次儿鹰子得而复失之后,他就琢磨过,如何逮鹰的招儿。
只不过苦于过了猛禽迁移的季节,一直停留在理论层面上,没有真正找到机会实战。
让他织网布置自落网逮鹰他肯定不会,但是他想到了绳套儿这一招。
跟岳峰用过的绳套类似,天黑之后,带上竹竿跟手电筒进林子,然后用轮胎线栓一个活扣去套鹰。
刚才饭局上,听到了飘鹰的区域,周援朝决定去碰碰运气。
如果能把这架大鹰逮回来,哪怕不指望上山干活儿,在家里把如何训鹰的手艺研究研究也行呀。
基于这种考量,周援朝散局之后,很快就扛着竹竿,带着手电筒,去了马家屯。
马家屯距离兴安村不算近,至少有十几里山路,不过这点路对常年跑山的周援朝来说不算啥。
他的想法很简单,到了周围,先把竹竿藏起来,踩点找鹰活动的范围。
如果能找到,等天黑之后,就用手电筒搭配竹竿套索,把鹰神不知鬼不觉的套回来。
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,周援朝这人虽然性子毒,但是脑瓜子活,考虑事情比较有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