谋(3 / 5)

外列阵,牵制荆州军主力!至于袭扰小队,由你自行于军中挑选百人,加紧训练,三日后出发!”

    这个安排既出乎预料,又在情理之中——夏侯惇没有让林凡亲自深入敌后冒险,而是给了他更重要的正面牵制任务,同时将袭扰部队的组建和指挥权交给了他。这既是对林凡能力的认可,也是一种巧妙的制约:若袭扰部队成功,林凡有功;若失败,他作为指挥官,也难辞其咎。

    林凡心中一松,连忙拱手行礼:“末将领命!定不辱使命!”

    接下来的三天,林凡几乎脚不沾地,连睡眠时间都被压缩到了极致。他首先带着“键盘营”的几个心腹,走遍了宛城守军的各个营地,从数千士兵中筛选合适的人选。挑选的标准极为严格:不仅要武艺精湛、能开三石弓,还要熟悉南阳一带的山地地形——最好是出身猎户或边民,能在山林中辨别方向、追踪踪迹;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,要能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保持冷静,甚至能随机应变。

    最终,一百名符合条件的精锐老兵被挑选出来,集中在宛城以西的一处山谷中,开始了为期三天的紧急特训。林凡摒弃了传统的阵型操演、长枪对刺等训练内容,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“实用”二字上:他把一百人分成十个小队,每队十人,重点训练小队协同——如何在密林中保持队形、如何交替掩护撤退、如何快速集结;他还亲自示范野外生存技巧,教士兵们识别可食用的野菜、如何在没有火种的情况下取火、如何隐藏踪迹不被发现;为了提升打击效率,他特意将“键盘营”改良的“元戎弩”配发给每个小队,这种弩箭射程远、射速快,适合快速打击后撤离;此外,每个小队还配备了特制的***和燃烧罐——***用于撤退时掩护,燃烧罐则用于焚烧粮草。

    最关键的是联络方式。林凡将“键盘营”信息组常用的简易旗语、哨音联络法教给了士兵们:一长两短的哨音代表“发现敌情”,三短一长代表“请求支援”,不同颜色的旗帜组合则代表不同的方位和指令。他亲自带着士兵们反复演练,直到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,确保在敌后能随时传递信息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林凡还要抽出时间,与夏侯惇派来的五千牵制部队进行磨合。这五千人都是正规军,训练有素,却习惯了传统的作战模式——将领下令,士兵冲锋,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。林凡没有强行改变他们的作战方式,而是将一些简单的标准化管理理念灌输下去:比如给每个百人队配备一名“联络兵”,专门负责传递指令;比如规定士兵在列阵时保持固定的间距,确保进退有序;这些小小的改动,看似不起眼,却大大提升了部队的反应效率和纪律性。

    杨修也没闲着。他根据林凡的思路,带着几个幕僚,连夜炮制了大量针对荆州军的“白话”谣言和伪作家书。谣言的内容很简单,要么是“蔡瑁收了曹操的黄金,准备献新野投降”,要么是“张允与曹军暗中勾结,要在战时倒戈”;伪作家书则模仿荆州士兵的语气,写满了“家中遭灾,父母盼归”“听闻蔡瑁要降曹,我们不如早早逃回家”之类的话。这些东西通俗易懂,极易传播,杨修将它们印制成小纸条,准备交由袭扰小队,在途经的军营、村镇中散播。

    三日后,黎明前夕,天还未亮,宛城以西的山谷中一片寂静。一百名袭扰队员身着轻便的黑色劲装,脸上涂着草木灰,背着“元戎弩”,牵着双马,如同鬼魅般聚集在谷口。林凡亲自为他们送行,声音低沉却有力:“此去敌后,凶险万分,但你们的任务,比正面厮杀更重要——记住,不求杀敌,只求扰敌;不求立功,只求平安归来。若事不可为,即刻撤退,切勿恋战!”

    “喏!”一百名士兵齐声应和,声音虽低,却充满了决心。随后,他们分成十个小队,如同十条黑色的影子,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通往荆州腹地的山林之中,只留下几片被风吹动的落叶。

    同日清晨,林凡率领五千牵制部队,大张旗鼓地开出宛城。队伍前旗手高举“夏”字大旗,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士兵,甲胄鲜明,刀枪林立,马蹄踏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笔趣阁】 www.biqu66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最新小说: 三国:朕要光复大汉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恶毒发妻后,我摆烂了 我在大乾靠系统偷偷无敌 白月光破棺而出 今晚,干了高俅 开局暴揍武松,你是哪个西门啊? 福晋崛起 狂战之阿尔塔特 为师 饥荒年:我无限换粮,草芥称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