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却也极大地震慑了城内那些心存动摇的势力,让宛城的局势暂时稳定下来。
与此同时,曹仁的先头部队也抵达了宛城。士兵们身着崭新的铠甲,手持精良的兵器,队列整齐、步伐沉稳,一入城便接管了部分城防,让宛城的防务变得更加森严。
林凡一边处理军中事务——安抚伤亡士兵的家属,为“键盘营”补充人手,修订侦察计划,一边加紧对“键盘营”和“暗影”的布局,丝毫不敢懈怠。
他亲自调整了流言的内容,命“键盘营”的队员分批次潜入新野周边:
• 第一条流言,针对荆州军内部:“荆州军前锋在宛城大败,蔡瑁因嫉恨主将战功,已暗中下令削减前线粮草,欲夺其兵权,让主将背战败之锅。”
• 第二条流言,渲染曹军实力:“曹仁将军已率领十万精兵抵达宛城,军备精良,不日便将南下踏平新野,凡抵抗者,皆斩无赦;若献城投降,可保全家性命。”
• 第三条流言,直击荆州核心矛盾:“刘表病重卧床,二子刘琦、刘琮为争继承权已暗中较劲,蔡瑁、张允欲扶持刘琮上位,正借机削弱刘备势力,此次派主将出征,本就没打算让其活着回去。”
这些流言真真假假,每一条都精准戳中荆州内部最敏感的权力神经,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等待着激起涟漪。
同时,林凡对“暗影”负责人下达了更严厉的命令:“加大对新野方向的渗透力度,不惜一切代价查明荆州军主将的身份,以及他们内部是否存在矛盾——比如主将与监军的不和、本地守军与外来部队的摩擦,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的突破口。”
数日后,曹仁率领主力大军抵达宛城。他身着银色铠甲,面容沉稳,虽不怒自威,却无半分倨傲,刚入城便直奔中军大帐,与夏侯惇交接军务。曹仁用兵素来沉稳谨慎,又深得曹操信任,他的到来,如同给曹军将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,全军士气大振。
中军大帐内,曹仁端坐主位,听取夏侯惇与林凡关于此前战况、敌情的汇报。当听到林凡的“键盘营”以流言扰乱敌军、并在昨夜保住粮仓时,他眼中闪过一丝兴趣,看向林凡的目光多了几分审视。
“林将军善于出奇制胜,此番保全粮草、挫败敌军内外夹击之计,功不可没。”曹仁的语气平和,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,“如今我军主力已齐聚宛城,粮草充足、士气正盛,当以雷霆之势南下,先取新野,扫清南征的障碍。林将军,你可有良策,助我速克此城?”
林凡心中清楚,这既是曹仁给他的机会,也是在考验他能否融入自己的指挥体系。他沉吟片刻,上前一步,拱手道:“曹将军,新野虽城小,但经敌军加固后,城防已颇为坚固,若强行猛攻,我军必然会有不小的伤亡。末将以为,可采用‘双管齐下’之策。”
他顿了顿,详细解释:“明面上,将军可率大军压境,围住新野东、西、北三门,只留南门不围——此举既向敌军施加压力,让其心生恐慌,也暗含‘驱赶’之意,动摇其死守之心。暗地里,可派‘键盘营’的精锐,携带更多具煽动性的流言,甚至伪造蔡瑁、张允签发的调兵文书或问罪书信,混入新野城内,进一步扰乱守军军心。若能诱使城内部分将领生出异心,或迫使主将做出错误决策,那我军攻城便可事半功倍。”
帐中一旁的杨修闻言,轻笑一声,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:“林将军这是要将‘攻心’之策进行到底啊。只是,若那荆州军主将意志坚定,守军内部又铁板一块,这流言之计,恐怕难以奏效吧?”
林凡转过头,神色平静地回应:“杨主簿所言极是。故此计仅为‘辅策’,仍需依托将军的‘正兵’之威。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