督造司(2 / 3)

场上瞬间炸了锅!这是要把传了几百年的工匠老规矩全掀了啊!

    “胡闹!工匠手艺是代代传的,哪能用冷冰冰的‘标准’捆住?”

    “物料溯源?这不是不信我们吗!”

    反对声此起彼伏。

    林凡早有准备,不慌不忙抛出“样板”:“光说没用。卑职请求,拨一个小工坊,给点物料和工匠,让我试试这套法子。就一个月,跟规模一样、用老法子的工坊比产能、耗材和成品质量。好不好,看结果说话。”

    他要拿事实撑底气。

    曹丕看着林凡那自信又笃定的眼神,琢磨了会儿,拍板道:“准了!就给你城西甲三号工坊,试一个月!要的物料、人,都让督造司调给你。一个月后,孤要亲眼看见结果!”

    接下来一个月,林凡几乎吃睡都在甲三号工坊,把这儿当成了新的“键盘营”试验田。他带来的几个核心骨干,成了工坊的“技术指导”和“流程监理”。

    他没一上来就硬推复杂标准,反倒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:先把所有环首刀刀胚的尺寸、重量定死范围;规定淬火的温度区间和时间;做些简单的卡尺、量具,让检验有凭有据。他把工匠分组,分工明确,每天的产量、耗材、合格率,用画“正”字的方式贴出来公示,还搞了简单的奖惩。

    一开始,老工匠们怨声载道,抵触得很——早习惯自己琢磨着来,哪受得了这么多规矩。但林凡不苛责,耐着性子讲标准化能稳质量、提效率,还亲自示范。等第一批按新标准造的环首刀测出来,质量稳了,性能还略提了点,更因为流程顺了,人均日产量多了两成,质疑声慢慢小了。

    更关键的是,林凡说到做到,做得好的小组真拿到了赏钱。利益驱动,比空讲道理管用多了。

    一个月到了,甲三号工坊彻底变了样。虽说离现代工厂差远了,但井井有条,效率明显提上来,工匠们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展示成果那天,曹丕带着督造司的官员都来了。看见甲三号工坊造的环首刀,一把把规整,质量过硬,账目也清清楚楚,耗材比同规模老工坊省了近三成,所有人都哑了。

    事实比啥都管用。

    曹丕拿起一把新刀,手指蹭过冰凉的刀锋,眼里闪着光。他看向林凡,真心实意笑了:“林副管果然有本事!这‘标准化’要是能在全军推开,咱们大军的战力,还愁提不上来?”

    他当场下令,把甲三号工坊的经验,在督造司下属各工坊慢慢推,还给了林凡更大的权,让他负责订各种军械的制造标准。

    林凡在督造司,总算站稳了脚。

    靠着实打实的成绩,林凡在督造司的话语权越来越重,慢慢能接触到核心的军械研发和物资调配信息。他借着职务便利,悄悄查跟江东沾边的物料——比如江东特有的木材、矿物——的采购记录,想找出“贾明”或者他背后势力的痕迹。

    可“贾明”像凭空消失了一样,连他的“吴记商行”也没了踪影。影老那边也没新消息。

    就在林凡以为这条线索断了的时候,一份前线急报——曹操正围攻邺城——送到他桌上,是紧急军械补充清单。除了常规的箭、刀枪,还特别注明要一批“特制火油”和“引火的东西”,要求“烧得快,灭不了”,指定让督造司下属的“丙字库”调配。

    丙字库?林凡心里一动。他记得影老提过,“贾明”最早想接触、贿赂的将作监小吏,好像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笔趣阁】 www.biqu66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最新小说: 为师 白月光破棺而出 今晚,干了高俅 三国:朕要光复大汉 饥荒年:我无限换粮,草芥称王 开局暴揍武松,你是哪个西门啊? 福晋崛起 我在大乾靠系统偷偷无敌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恶毒发妻后,我摆烂了 狂战之阿尔塔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