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3年2月14日,情人节也是罗斯福就职前夕,整个美国银行开始崩溃,各州的信托公司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,银行成批地倒闭,全国银行库存黄金不到60亿元,却要应付410亿元的存款,银行门前人山人海,挤兑风潮遍及全国。
金融信托的崩溃,看似毫无预兆,但事实上再次之前就早已有例可循。
在银行宣布倒闭的第一时间,柯林就派出了《信使每日报》收购《世界日报》合并成《信使世界报》的记者,前往“银行与货币委员会”所在的办公地点。
该委员会是在大萧条全面爆发之际,由美国参议员们委托成立的专门团队,用以调查导致华尔街崩盘的交易行为。
而自委员会成立之后,他们就一直试图了解调查清楚真相,然而银行家始终拒绝交出银行记录,这个争执足足持续了一年,最终委员会得出结论:“银行体系的状况如此糟糕,如果全部公之于众或告之众议院,就太危险了。”
而如今,银行的崩溃也似乎印证了委员会的结论。
在银行系统崩溃的第一时间,“银行与货币委员会”就建立了一个由前纽约地区副检察官、法律顾问费迪南德·皮卡罗领导的分委员会。
《信使世界报》的记者,在现场拍摄到了银行家们被一个接一个地带到皮卡罗面前,要求对他们的不当行为负责的画面。
公众惊愕万分地发现他们喜欢的商人们、美国企业的守护者被曝光。
美国盈利最佳的银行家小摩根被传唤的当天,《信使世界报》在第一时间做出报道:“一群旁观“聚集在门口,挤满了委员会会议室的走廊,早上,工作人员不得不奋力从中穿过。当摩根大胆地宣称:“我毫不犹豫地声明,我认为私人银行家是国家的资产,而不是国家危险的制造者”时,皮卡罗反驳道:“你的业务或职业是什么?”当摩根回答“私人银行家”时,全场哄堂大笑。”
像摩根这样不诚实而又自私自利的银行家们,终究是给美国带来危险的,具调查统计,他们从1930年到1932年没有交过任何税,为此,柯林专门在《信使世界报》上为他们取了一个贴切的名字——“银行流氓”。
除了摩根之外,许许多多平常公众只能仰视的存在,被揭露了真实的面貌,塞缪尔·英萨尔就是这样一位人物,他是一位公用事业大亨,在他的公司开始崩溃时,他逃往欧洲。
当他被指控挪用公款时,他只是简单地问道:“我所做的事情,哪个银行家和商业大亨没有做过?”
在被传唤到皮卡罗面前的第一批银行家中,查尔斯·米歇尔是国家城市银行的董事长,这家全国第二大银行被认为在“导致业务崩溃的疯狂投机”中发挥了主导作用。
1929年,米歇尔收入1206195美元,为逃避支付所得税,他以远远低于实际的价格将股票卖给他的妻子,之后又以同样的价格买回来。
“坦率地说,我出售这只股票是为了避税。”查尔斯·米歇尔承认,银行向其高管提供了24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,以帮助他们保全自己的投资。
报道这一新闻的《信使世界报》编辑评论道:“银行窃贼和银行总裁的唯一区别就是窃贼在晚上工作。”
成批成批的银行倒闭,终究在整个美国引发了巨大的金融灾难。
人们以为大萧条已经到了最糟糕的时候,却没有想到还有更糟糕的可能性。
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