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先生…”
溪伯见柳玉京竟是要座荒山,当即好心的提醒道:“那山头都荒了,如何还能种得了庄稼?”
“我知那是荒山。”
柳玉京笑道:“若是我能将那荒山变为良田呢?”
“这……”
听到他说能将荒山变为良田,无论是溪伯,还是来此的祝氏族人皆是目露惊疑的相互对视,显然都觉得不可能。
“先生莫要说笑了。”
溪伯干巴巴的说道:“那片山头早年就荒了,部里的农户们也都尝试过在荒山上耕作,种不出庄稼的。”
祝浩川亦是眉头紧蹙,本也想附和溪伯两句的,可突然之间他就想到早些时日自家闺女曾和自己提及过土地有‘地气’之事。
据其所言,这‘地气’之论似乎就是出自眼前这位柳先生之口。
因他本就是农户,故而对这番言论印象颇深。
祝浩川似是想到了什么事,目光微动的问道:“我曾听小女提及过先生的地气之论,莫非先生觉得那座荒山地气充沛?”
“非也。”
柳玉京笑着摆摆手,说道:“地气充沛必然适宜耕种,那座荒山既然不适耕种,地气必然也所剩不多了。”
祝浩川闻言更为不解:“那先生要荒山作甚?”
“祝兄既知我地气之论。”
柳玉京似笑非笑的问道:“那小秋千有没有告诉你,其实地气也是可以人为填充的?”
“……”
祝浩川眉头紧蹙的摇摇头。
所谓的地气,是当初柳玉京为方便祝千秋理解所言,其实就是土地中的肥力。
时下农耕还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,而刀耕火种最大的问题便是经营粗放,无人意识到土地中的肥力,山区更是如此。
山上的草木被烧了,风吹雨淋之下,泥土和肥力必然流失严重。
这也是山会荒掉且不再适耕种的原因。
而梯田这种屯田整地的方式虽然复杂,却可最大限度的保留山上泥土及土中肥力,只需精耕细作,荒山亦可变为良田。
“在我们东土部落,有三个方法可填充地气。”
柳玉京沉吟了一会儿,思量着该怎么用简单易懂的话语教他们制肥。
众人目光灼灼的看着他,似乎都在等他传授山外的农耕之法…
“其一,沤肥法。”
柳玉京打好腹稿,解释道:“所谓的沤肥,就是挖个坑,将人畜的粪尿收集起来,混合一些农物的秸秆,或是草木落叶,使其盖于坑中。”
“等那些秸秆、草木落叶之类的东西彻底腐烂后,将坑中所得之物混于田中,便可填充部分地气。”
“其二,踏青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