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婚很热闹。
宣王司马丛赶了回来,亲自为寄子操办婚事,也与到府庆贺的司马盛密谈了多时。
朝中许多官员都前来祝贺,太后与皇帝皇后也有赏赐,长安城在多日的战乱下更是有了难得的喜庆。
一个寿材铺的小东家,没事见天翻弄尸体的小仵作,竟然一跃成为了世子妃,这在长安城里成了传奇,让许多平民百姓的女儿有了畅想,想着自己哪日也能成为飞上金枝。
沈袆在东市的人缘好,再加上与长安县衙的关系更是亲近,所以在大婚的当日,东市里摆起了流水席。
长安县令叶常亲自到场,与大家一同畅饮庆贺,他也是真心替这个大侄女高兴。
寿材铺的掌柜吴伯喝了不少酒,喝得老泪纵横,也笑得很开心,自己总算是对得起云将军了。
到府送贺礼的人很多,殿卫中郎将唐尧也送了贺礼,只是他的贺礼有些独特,竟然拉来几大箱银子,这让沈袆很诧异。
“他说什么了?”沈袆坐在喜**,听到月暖儿的汇报,掀开半边的盖头,不解地问。
月暖儿摇头:“光听接礼单的人说,唐大人只是一个劲儿地说恭喜,好像还说没别的东西能拿出手,希望世子妃能喜欢这点贺礼。”
“哦。”沈袆应了一声,放下盖头,轻声念叨:“他这做派倒是让我想起了无寒哥,要是无寒哥还在,也必定会送几箱银子,他知道我最喜欢银子。”
说着,沈袆苦笑地摇了摇头。
一起从苦难中活过来,本以为能好好地一起活下去,可偏偏造物弄人,这和那个云瑾儿又多么相似啊!
“姐姐,刚才胖婶让秋棠送来了一支金钗,我没能来得及拦下,上了礼单。”
月暖儿掩嘴笑了一下,继续道:“秋棠见了我,还一个劲儿地求我呢,让我帮着说说好话。”
胖婶是东市一个商铺的老板娘,家里小本生意,主要经营一些粗布,平时和沈袆走动颇多,也是觉得沈袆双亲不在世,有些可怜不见。
秋棠是胖婶的小女儿,刚及豆蔻之龄,小丫头憨憨的,总爱喊沈袆为姐姐。
如今,沈袆在东市人的眼里可不是一般的富贵,而且大家觉得不能只看富贵,还要看到本质,所谓的本质,就是沈家这个丫头是福神。
为何如此说呢?
大家都有论证,姑且不谈人家自己成了世子妃,就说梅三两,一个小孤儿跟了沈袆后,不仅有吃有穿,如今更是成了领兵的校尉,这不就是因为沾了沈袆的福气嘛!
月暖儿更是如此。
最初因为一个案子进了沈家铺子,如今又跟着沈袆进了世子大将军府,俨然成了府中的管家,尤其还有梅三两这个如意郎君,这不也是沾了沈袆的福气嘛。
不仅是他们二人,就连长安县令叶常,还有京兆府尹韩度,哪个不是因为沈袆升官发财?
所以,大家都认可沈袆是福神一说,都想靠上来沾点福气。
胖婶很果断,想把小女儿秋棠直接送到沈袆身边做丫鬟。
虽然做丫鬟要签卖身契,可胖婶一点都不担心,她知道沈袆心善,不会亏待秋棠。
另外,在沈袆身边做丫鬟,必然会接触到大将军府里的人,这些人哪怕是府卫,将来都可能有出息,秋棠也就能嫁个好人家了。
之前,胖婶找过几次沈袆,可沈袆没有答应,自己还不是世子妃呢,没事买个丫头做什么?
现在大婚了,成了大将军府的女家主,胖婶再想见到沈袆不太容易,所以趁着送贺礼的机会,让秋棠亲自来求沈袆。
沈袆又掀开半个盖头,叮嘱月暖儿:“胖婶也真是,为了秋棠,算是把攒的家底都拿出来了,你去礼库里把那个金钗找出来,过几天还回去。”
月暖儿见沈袆没有别的交代,犹豫地点了点头。
沈袆问:“怎么了?”
月暖儿苦笑:“姐姐,小秋棠没走,就蹲在府门对面的街角等信儿呢。”
“啊?”沈袆一愣,站起身:“这大冷的天,再说天都快黑了,她一个小姑娘不赶紧回家,出了事可怎么好?”
今夜,世子大将军的大婚之喜,长安城里临时取消了宵禁,可即便如此,大将军府离东市的距离并不近,一个小姑娘走夜路不安全。
“暖儿,你快去把她领进了,真是一个傻丫头,胖婶也是心大,怎么就能让秋棠一个人在外边呢?”
很快,冻得哆嗦不停的秋棠被带了过来。
沈袆苦笑地摇头:“秋棠,你娘是不是疯啦?怎好如此狠心让你挨冻,我要是不答应,你出了事怎么办?”
秋棠刚想跪下,却被沈袆一把拉住:“好了,咱俩从小就在一条街上玩,哪来的这些规矩,你要真想留下,就留下吧,反正暖儿以后一人也忙不过来,你给她做个帮手。”
沈袆心软,也确实不讨厌秋棠,再说府里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