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女生同人 > 三国召唤之帝途霸业 > 第71章 皇宫问话,刘宏试探

第71章 皇宫问话,刘宏试探(1 / 2)

蔡邕脸上的笑容随后也是淡了几分,轻叹一声:“贤侄之前的话,倒是说到了要害。

阳渠一战虽胜,可黄巾未灭,关隘未复,这天下的安稳,终究是镜花水月。

你今日寻我,怕不只是为了听琴,更是想聊一聊眼下的局势吧?”

刘明点头,神色也郑重起来:“伯父明鉴。

如今陛下在朝堂上,一边是大将军主张主动出击,一边是卢植大人劝诫休养生息,群臣各执一词。

我虽牵挂薛仁贵将军等人的伤势,却也忧心战局走向,想听听伯父的看法。”

蔡邕抬手抚须,目光望向院外渐沉的暮色,缓缓道:“主动出击,恐因兵力不济再遭重创。

一味休养,又怕黄巾缓过劲来卷土重来。

陛下此刻,怕是也在两难之中啊。”

他顿了顿,转头看向刘明“不过依我看,眼下最要紧的,倒不是急着定夺攻伐之策。”

“哦?伯父有何高见?”刘明追问。

“是人心。”蔡邕声音低沉了几分.

“阳渠一战,将士伤亡惨重,百姓流离失所。

若朝廷只想着剿灭黄巾,却不顾抚恤阵亡将士的家眷、安抚流离的百姓,即便夺回关隘,也难稳天下根基。

何况……”

他话锋一转,眼神中多了几分忧虑,“世家心思难测,六国又暗藏野心,若不先稳住内部,贸然出兵,怕是会腹背受敌啊。”

刘明闻言,心中一凛。

他此前只盯着黄巾与汉军的兵力对比,却忽略了“人心”与“内部”这两个关键。

正想再细问,却见管家端着刚沏好的热茶走来,轻声道:“老爷,刘公子,天凉了,喝杯茶暖暖身子吧。”

蔡邕接过茶盏,对刘明笑道:“今日暂且不说这些烦心事了

难得你过来,便留下几日,自己也尽一下地主之仪,而且这几日过后,贤侄也是没有闲暇时日了。”

刘明看着杯中袅袅升起的热气,又望向院中依旧青翠的翠竹,心中的沉重稍稍散去,颔首道:“多谢伯父盛情,那我便却之不恭了。”

暮色渐浓,蔡府的庭院里,琴音或许还会再响许久,可院外的洛阳城,乃至整个天下的风波,却从未真正停歇。

夜色渐深,蔡府客房内烛火摇曳,刘明倚在窗边,望着院外沉沉的暮色。

思绪却早已飘向了白日里德阳殿的封赏。

那两道任命,看似是刘宏对他这位汉室宗亲的重用,细想之下,却处处藏着帝王心术的算计。

护匈奴中郎将,调并州一州兵权.

兼任八关总都尉,总揽洛阳八关各都尉的调离、任职与兵权调度。

单看名头,已是实打实的委以重任,可若往深了想,这两重职位更像一副沉甸甸的枷锁,牢牢锁在了他的肩头。

原本只封八关总都尉时,他便清楚这职位的分量:平日要统管八关人事与兵权,战时权力更是陡增,可眼下大谷关、虎牢关仍在黄巾手中,所谓“总揽”不过是名不副实。

刘宏这一手,明着是信任,暗着却是制衡。

想彻底掌控八关?那就得从黄巾手里把失地抢回来,这是他的职责。

可即便真能夺回两关,他也未必能稳稳攥住权力。

一边由曹操任司隶校尉,掌管整个司隶兵马,八关本就在司隶境内,曹操的兵权天然对他形成牵制。

另一边,黄巾经此一役虽元气大伤,却绝不会坐视两关易手,反扑是迟早的事。

如此一来,抢关是他的活,守关也是他的活,无论成败,他都被架在“职责”这根弦上,动弹不得。

刘明不禁暗叹,老刘家的政治基因果然刻在骨子里。

即便刘宏平日耽于享乐,看似不堪,可玩弄权力平衡的手段,却半点不含糊。

既给了他兵权,又处处设下掣肘,既让他有发力的空间,又绝不会让他一家独大。

至于护匈奴中郎将一职,倒并非刘宏单方面的任命,而是他拿命换来的结果。

犹记当日刚随大军返回洛阳,夜色正浓时,便有小黄门捧着御旨上门,请他即刻入宫叙话。

那时他便隐约猜到,刘宏找他,绝不止是慰问战功那般简单。

“刘明,你乃汉室宗亲否?”

刘宏的声音在空荡的偏殿中响起,没有往日的慵懒,反倒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压。

他目光落在跪在地上的刘明身上,忽然话锋一转,抛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:“那你可知燕剌王刘旦?”

刘明心头猛地一沉,脊骨瞬间绷紧,垂在身侧的手不自觉攥紧了衣袍,声音却依旧保持着平稳:“臣……臣知晓。”

“知晓?”

刘宏冷笑一声,身体微微前倾,那双平日里总带着几分倦怠的眼睛,此刻竟翻涌着阴

最新小说: 寒门国师,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穿到荒年一拖三,飒爽农妇血赚了 十年藏拙,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? 穿越古代,经商失败的我只好造反 特工传奇之重明 我将自己上交国家 逆世谋妃 三国:以大汉之名,镇全球 截胡太子,我称帝 开局落草土匪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