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静、果断和展现出的担当,与旁边疼得满头大汗、只会尖叫咒骂的李泰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那些原本因李泰指控而对李承乾产生怀疑的文士,看到太子殿下第一时间不是辩解,而是全力救人、严查真相,心中的天平不禁又开始动摇。
欧阳询强忍着不适,对身旁同样脸色发白的虞世南低声道:
“虞公,看太子殿下此举……不似作伪啊。若真是殿下下毒,何须如此大动干戈救治、排查?”
虞世南捂着胸口,气息微促,看着李承乾指挥若定的背影,微微颔首,苍老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:
“嗯……此事,恐怕没那么简单。有人……是想一石二鸟,搅乱乾坤啊!”
李泰听着周围的议论,看着李承乾镇定自若地指挥救人排查,再感受着自己腹中越来越剧烈的绞痛,又气又怕。
他还想再骂,却被剧痛折磨得说不出完整的话,只能蜷缩在随从搬来的椅子上,发出痛苦的呻吟,心中充满了对李承乾的怨恨,以及对自身安危的极致恐惧。
整个太子府,瞬间从文风鼎盛的雅集,变成了戒备森严、弥漫着死亡和阴谋气息的修罗场。
李承乾站在混乱的中心,面沉如水,目光扫过痛苦呻吟的众人,扫过被封存的茶点,最后望向皇宫的方向,眼神冰冷锐利。
他知道,这绝不仅仅是一场意外。
有人,将毒手伸到了他的府邸,伸向了这场汇聚了长安文脉的聚会。
这既是挑衅,也是栽赃。
无论幕后之人是谁,都已彻底激怒了他。
“查!”
“给孤彻查到底!”
“无论涉及到谁,绝不姑息!”
他的声音,如同来自九幽的寒风,在集贤苑中回荡。
这场突如其来的中毒事件,瞬间将长安的暗斗,推向了一个更加凶险、更加扑朔迷离的境地。
与此同时,太极宫,两仪殿侧殿。
殿内熏香袅袅,气氛宁静祥和,与太子府内的混乱惨状恍如两个世界。
李世民正与谏议大夫褚遂良对坐于一张紫檀木大案前。
案上铺陈着一幅精心装裱的王羲之书法摹本,墨迹淋漓,气韵生动。
“褚卿,你看此处‘之’字的捺笔,如崩浪雷奔,力道千钧,却又含蓄内敛,尽得右军神髓啊。”
李世民手指轻点摹本,眼中满是欣赏与陶醉,似乎完全沉浸在了书法的艺术世界里。
褚遂良躬身细看,捻须赞叹:
“陛下法眼如炬。此摹本虽非真迹,但临摹者功力深厚,确已将右军笔意中的刚柔并济、遒美健秀展现得淋漓尽致。”
“尤其是这转折处的牵丝,细若游丝,却又坚韧不断,非数十年功力不能为也。”
君臣二人你一言我一语,品评着笔画的精妙,探讨着结体的奥秘,气氛融洽而专注。
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