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比如那个三代以内,有两人在朝为官的,不能与其他官宦家庭联姻。
这可能吗?
他还打算让自己女儿嫁给其他大臣的儿子呢。
难不成,长孙冲以后就不入朝为官了?
这似乎也不可能啊!
所以,为了自己的利益,即使是面对自己亲外甥,他也要站出来反对李承乾的改革。
就在这时,新任户部侍郎李新奇站了出来,持笏道:“启禀陛下,启禀太子,臣以为,改革虽难,但乃国家发展之必然。”
“想当初,江陵也是通过不断改革,才有了今日之繁华。”
“不错!太子的三项改革,直接指出了大唐现在的各种弊病,若能顺利实施,必使我大唐焕然一新!”马周也站出来附和道。
紧接着,岑文本立刻高声呐喊:“臣等愿全力支持太子殿下,共赴国难,以图大业!”
“共赴国难,以图大业!”
随着东宫属官一个接着一个的站出来,江陵一系的官员,也纷纷站了出来。
一时间,整个朝堂泾渭分明。
李世民见状,双眼不由微微眯了起来。
而高士廉,长孙无忌,虞世南,孔颖达等大臣,则立刻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。
却听李承乾又淡淡开口道:“适才孔师质问孤,科举改革后,士子们学什么,又考核什么,孤现在就可以回答你,学新学,考核新学。”
“何谓新学?符合我大唐发展需要的新学问。而不是整天研究如何当官的废学!”
“孤可不希望,一本书有数十种注解的《论语》,成为士子们学习的经典!”
“另外,孔师说工科,医科这些都是不入流的东西,那么,孤要在这里反驳你了。你所谓的不入流的工匠,医者,一个造了神威大炮,一个可能会救你的命!”
“这”
孔颖达闻言,不禁愣在了当场。
却听李承乾继续道:“至于虞大人的言论,孤很欣赏你的学问,但孤觉得你实在太迂腐了,就像那种读书读傻了的腐儒。”
“不知道有句话这么说吗?尽信书,不如无书。”
“你说齐桓公也就罢了,但你将秦国二世而亡算在秦始皇头上,这不是读书读傻了是什么?孤告诉你,秦国灭亡,不是什么暴政,而是制度的推行与律法的不匹配!”
“那敢问太子,何谓制度的推行与律法的不匹配?”虞世南一脸好奇的问道。
似乎并没有因为李承乾骂自己腐儒而生气。
只见李承乾又淡淡道:“所谓制度,首先我们要搞清楚,秦国统一六国之前,使用的是什么制度?答案很明显,耕战制度!”
“而这个耕战制度,便是商鞅变法弄出来的!”
“那为何会与法律不匹配呢?因为秦国统一六国后,采用的是郡县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