忌语塞,不由扭头看向房玄龄与杜如晦。
只见他们也一脸茫然,不知所谓。
却听李承乾又有些好笑的道:“他们若做了官,就会患得患失,畏首畏尾,舍不得头顶上的官帽啊!”
“什么!?”
房玄龄三人瞳孔一缩,犹如醍醐灌顶,如梦初醒一般看着李承乾。
就连李世民都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。
因为李承乾的这番话,简直刷新了他们的三观。
其实科举制的真正巅峰,并不在唐朝,而在宋朝。
唐朝通过科举制做官的,连两成都不到,而宋朝却有四成。
究其原因就是,唐朝的世家大族把控了绝大多数的官位。
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现状,除了要铲除世家大族的荼毒,还有就是对科举制的改革。
“那么,我为什么要让我父皇加开恩科呢?”
“这其实是一个无解的阳谋!”
李承乾又自顾自的道:“何谓恩科?乃施恩于天下士子,结天下读书人以欢心的科举。但恩科是为了选才吗?并不是!而是将世家大族掌控的读书人,困在牢笼里,让他们进来容易出去难。”
“这”
听到这话,李世民眼睛瞬间变得大亮,激动得呼吸都有些急促,隔了片刻才强压下心头的激动,郑重其事道:“好!恩科的事,朕就交给你了!”
“父皇放心,儿臣绝不会让父皇失望!”
李承乾微微一笑,心里不禁长舒了一口气。
而房玄龄,杜如晦,长孙无忌三人,看向他的目光,都不约而同的开始复杂起来。
虽然他们之中,只有长孙无忌是关陇贵族,但他们也算是新贵。
他们的家族,如果顺利的话,也有可能发展成新的世家大族。
若恩科的目的是为了限制世家大族的发展,那他们家族的未来,恐怕也很难成为新的世家大族。
所以,从心里来讲,他们与皇权还是对立的,但现在这种情况,李世民父子才是主导,他们也无可奈何。
与此同时。
裴寂府邸。
崔仁师,李震,李叔慎,郑善果,卢承庆,王珪几人,正一脸狼狈的坐在裴寂府邸,义愤填膺。
“陛下与太子简直欺人太甚!杀了我们家族的子弟,还败坏我们家族的名声,这岂是明君所为?!”崔仁师一脸铁青的抱怨道。
李震愤愤不平的附和道:“那些该死的田舍郎,简直无法无天!他们以为陛下加开恩科,他们就能科举入仕吗?简直痴人说梦!”
“没错!老夫绝不会让他们成功!”郑善果也吹胡子瞪眼的说道。
王珪虽然没有跟着他们抱怨今日之事,但看裴寂仿佛事不关己的喝茶品茶,又不禁无奈地朝他问道:“裴司空,您对此事如何看啊?”
&nb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