淑仪郡主受了凉,明昭赶紧让人帮她沐浴更衣,然后带她回北靖郡王府,至于救淑仪郡主的公子,已经打听清楚了,是闽南伯家的嫡出三少爷,赵融。
明昭坐在颠簸的马车里,觉得事情有些棘手,这闽南伯在前世是被削爵的,而且没有跟周淑仪有任何关系。
况且今日洛府办宴,就算有男客,应该也是在外院,这赵融怎么就进内院来跳湖救人了呢?等会儿回去还真不太好交代。
王氏听闻自己的宝贝女儿落水还被一个男人救下来,皱眉问明昭,“到底是怎么回事?那位公子哥儿是什么来头?你们洛府里都是乱七八糟的吗?男人可以随便进出后院?”
“二婶,那位公子打听清楚了,是闽南伯家的三少爷,赵融。”明昭先说了赵融。
王氏一听是闽南伯家,就不那么生气了,原以为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救了自家女儿,没想到也是个世家公子。
“那他走了?这事怎么处理?”
“二婶放心,我离开的时候跟娘家人说过,让他们问问闽南伯家的意思,而且我二哥也认识赵融。”
“那就好。”
王氏这才满意地点点头。
第二天闽南伯夫人田氏就上门来了,和她一同来的还有她的两个儿媳妇。
老王妃和三位夫人接待了她们,一众女眷聊得倒是很投机。
“我看这事成,我们淑仪都十七了,过年就十八了,亲事要抓紧,咱们早点走完流程,如何?”王氏是很着急的。
“应该的,能和府上做亲家是我们修来的福气。”田氏笑道,她也想给嫡幼子找个陪嫁丰厚的高门嫡女,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,昨天她那嫡幼子就真的救了一位郡主。
两家人和和气气谈妥了嫁娶的相关事宜,就连算八字的时间都约定好了。
周淑仪醒来就听说自己被定亲了,怒不可遏让人请明昭去。
“大嫂,是不是你胡说八道,他们才让一个这么磕碜的赵融来娶我?”
明昭一头雾水,“我并没有胡说,当时你在我娘家的湖里落水了,大家都说是赵融抱你上来的。”
“不可能,明明是你二哥洛铭成抱我上来的,我看准了时机。”
周淑怡刚说完,明昭愣了一下,什么叫看准了时机,莫非这淑仪郡主是看上洛铭成了,准备算计他,结果弄错了人?
淑仪郡主还未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,赶紧起身更衣,去了老王妃的院子里。
闽南伯家的女眷们已经走了,只剩王氏、郭氏和纪氏在那陪着老王妃聊天。
“祖母,我有事跟您说。”周淑仪闯了进去。
“瞧你风风火火的,别再受了凉。”老王妃笑道,“正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,你的亲事有着落了,闽南伯府的三少爷,一表人才,年纪轻轻已经是个秀才了。”
“我不要嫁给他,不是他救的我。”
“不是他?那是谁?”王氏懵了,看向明昭,“到底是谁救的淑仪?”
“当时我没在场,听洛府下人来禀,是赵融救的。”明昭无奈重复。
“大嫂骗人,分明是大嫂的二哥洛铭成跳下来救的我,你们洛家想赖账?”
“淑仪你肯定是误会了,我二哥救的是曹大小姐。”
“我不会误会,那就是你二哥同时救了我和曹大小姐。”
明昭觉得头晕,这周淑仪是赖上自己的二哥了。
王氏皱眉,“淑仪,这事不是开玩笑的,谁救的你谁就要负责,那洛二公子还能同时救两个上岸?”
老王妃拉下脸来,“好了,淑仪,你是越闹越过分了,这门亲事已经商量下了,谁都不能改,你还要挑挑拣拣到什么时候?来人,送郡主回房去,禁足一个月。”
立即有两位婆子将周淑怡架了出去。
王氏也没有办法,这闽南伯家是个不错的选择,再耽搁下去,只能找那些寒门子弟了。
“会不会真弄错了什么?淑仪好像很抗拒的样子。”三夫人郭氏道。
“不会弄错的,当时曹大小姐和淑仪都掉进了湖里,我二哥将曹大小姐救上岸,那赵融将淑仪救上岸。两对差不多同时上来的,三婶若有不信,可以问那日一同去赴宴的其他府邸的夫人或者小姐。这事总有人知道的,既然知道必定会传开来。”
过了两日就传出曹御史之女,曹希月和洛铭成定亲的消息,这个消息令禁足中的周淑怡大吵大闹。
王氏来到她的房中劝说,“这闽南伯家也不错啊,你干嘛非要找那个什么洛铭成?他是武将,做武将家眷是有风险的。”
“我不管我就是喜欢他。当年我在猎场看见他追随五王爷打猎的时候,就觉得他英武不凡了,我跟你们说过的,让父亲去提一提。你们为什么不去?”
王氏叹气,“你父亲去提过了,人家说不想耽误仕途,不想议亲。其实就是婉拒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