埋葬了崔福生的尸身后,太渊看向屋内四溅的血迹,心念微动,【驱物】之法随之展开。
他本想将这些血迹抽离凝成一团,随手带出屋外埋了,可阴神之力刚触到血渍,便失了准头。
“咔——!”
一声脆响,旁边的梨花木桌从中间裂开一道狰狞的纹路,紧接着“哗啦”一声,桌面彻底断成两截。
其他沾染了血迹的家具物件也随着血迹一同“咔咔“碎裂,化作满地狼藉。
太渊收回力量,看着满室狼藉,无奈地摇了摇头。
方才击杀崔福生时,他本想以剑气精准穿颅,却没料到力道没收住,溅得满墙血污。如今不过是清理痕迹,竟又毁了半屋家具物件。
“控制力竟粗糙到这个地步…”
他抬手揉了揉太阳穴,声音里带着几分自嘲笑声。
“这算是人劫么?呵呵…“
无论是爱因斯坦的智慧,还是崔福生突如其来的背叛,都给太渊上了深刻的一课。
太渊闭目凝神。
此刻,他的精神世界中充斥着海量混乱无序的信息垃圾,远超他百余年修行所积累的见闻。
还好太渊本身道行境界够高深,灵台深处还守着一份清明。
若是普通人被这些海量的杂乱垃圾信息碎片淹没,只怕是顷刻间就被冲击成了脑瘫痪,成了个只会发呆的“活死人”。
“虚空中的信息,果然如传说中那般无序…”
太渊睁开眼,眸中闪过一丝疲惫。
虚空中有许许多多的信息。
按照理论,人的精神境界只要足够强悍,就可以摄取到无数的信息,甚至是来自于外太空,几亿光年,乃至于更远的信息。
但在虚空中的很多信息,大多数都是杂乱无序的,是错误的,有害的,要从其中看到真正有益的信息,那就必须要非常高深的精神境界不可。
太渊百年修行,精神境界和心灵修为对比异人之中是真正的顶尖。
但在虚空信息海洋面前,却弱小得可怜,别说什么全知全能了,哪怕是冰山一角的信息量都不能够掌握。
就像牛顿晚年回忆说:“我并不知道我在世人眼中是什么模样,对我来说,我似乎只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男孩,不时找一颗平滑的卵石,或是比较美丽的贝壳来取悦自己,而真理的大海则横陈在我面前,一无发现。”
往日里,他修行时“神交天地”,从不是盲目吸纳,其实就是在有意识的、有限的分辨梳理吸纳有益信息。
其实最典型的就是气数龙脉。
这是一种古代无数先驱观望天地之气机,研究人世变化后,公认的比较安全的有益信息,既能助修行者稳固境界,又不会轻易扰乱精神世界。
“看来在梳理完这些信息前,阴神之力不能再随便用了,连神交天地的修行也得暂时停下…”
太渊走到窗边,推开窗让山风灌进来,吹散屋内的血腥气。
“只是不知道,这一梳理,要耗上多少时日…”
风里带着后山槐树叶的清香。
心里虽然感到苦恼,但太渊也不得不承认是被爱因斯坦上了一课。哪怕对方没有超凡之力,但借助于外部力量,依旧给太渊造成了不小的麻烦。
“可惜了…”
太渊忽然想起阴神回归前的最后一瞬。
他清晰感知到爱因斯坦的生命力急剧流逝的波动,肯定是折了寿数。
“那位大教授为了拉我入内景,倒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…”
“之后得找个机会弥补一下…”
经历了混乱无序信息轰炸,以及崔福生跳反袭杀,太渊静心反省,终于察觉当初那个“强行网罗欧陆英才“的念头来得何其突兀狂妄。
按照平常的自己,绝不会有那种极端的想法。
联系前因后果,太渊有所猜测。
可能是先前让陆静舟引动三尸时残留的影响,虽然对自己看似无效,但那股浊戾之气侵入,让自己一瞬间迷失了本真,生出极端的想法,犹如被劫气蒙蔽了灵台清明。
“就如同封神演义故事里,那些炼炁士最忌劫气迷心一样…”
太渊轻笑一声,不是自嘲,而是坦然承认失误。
“这次也算因祸得福,看清了自身的破绽,往后修行,倒要更谨慎些才好…”
太渊静坐室内,想到了崔福生的跳反袭杀这件事上。
此事于他而言,并无多少被背叛的愠怒,崔福生本就是全性中人,恶根深种,此前不过是被他的手段洗脑控心,暂且充作处理杂役的仆夫罢了。
真正让他心湖泛起涟漪,进而深思的,是此事背后透出的,那个关于“人”的朴素道理——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!
即便强如天人,意志也未必能彻底磨灭一介匹夫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