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真的有字,真的有字出现啊!师兄,我们终于找对方法了!不过这个光线是不是还差了点,怎么反射出来的字这么模糊?”安觉激动的攥住了张健的手指。
张健笑着搂住她,说:“别着急,既然找对了方向,迟早能搞清楚这是什么内容。我们先把其他几块也用这个方法试试吧?”
“对对,赶紧都试试!”安觉说着放下第一部分,拿起了第二部分的和田玉,照着刚才的方法,手捧着放在阳光下,再仰头看向房梁。
但这一次,他们并未看到房梁上再映照出任何东西。
“奇怪了,怎么会没有?没道理的啊。”安觉非常失望,“闹什么啊,这一个有,一个没有?是在耍我们呢。”
张健知道她这会儿有些着急了,忙安抚道:“可能不同的部分,需要的环境条件不同,你想想看。”
“对啊,我真是蠢的像头猪啊。还好你提醒了我,不能急,不能急……都到这一步了,着急反而坏事。”安觉想通这点后,很快冷静下来。
她把第二部分的和田玉拿到室外,不断的变换角度,并逐一把自己尝试过的角度记录下来,以免再次重复。半个小时之后,她总算有了一点进展。
“我大概明白了,这第二部分需要的或许不是强光照射,而是集中光束。”安觉把它拿回到颐和殿内,扑过去,在张健腰间摸了起来。
张健耳尖立马红了,抓住她的手腕问:“你在找什么?”
“手电筒,你有没有带?”她迫切的问。
“带了带了,在我钥匙扣上挂着一个呢。不过这个光源不算强,只能先试试。”张健伸手解下钥匙扣,把手电筒递给她。
安觉打开手电筒,选择好一个角度,对着第二部分慢慢照射。
“我照射的时候你多注意看下周围,墙壁和房梁也不要看漏了。”她对张健说。
张健:“好,我知道了!”
就这样不停的变化角度进行照射,十多分钟之后,张健忽的按住了安觉的脖子,“就是这个角度,你保持住,手不要抖,抬头顺着我指的方向看!”
安觉按捺住内心的激动,慢慢抬起了头,看向张健指着的一面墙壁。
“这——不是文字,是一个图案?”
“嗯,的确是一个图案。看着有点儿古怪,不过它是圆形的轮廓,这在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啊。”
安觉苦恼的蹙眉,“是啊,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很多圆形的图案,青铜器上的纹饰或者有象征意义的图案都不少。还是太模糊了,只能看到一个大概,目前没办法做出判断。”
“但我们的方法是对了,可能是因为我这个手电筒功率低了,光源太弱。”
“行,先记录下来,下次准备妥当后再试验一次!”安觉现在可谓是信心高涨,一天之内先后发现了玉石镜和嬴政之印隐藏的秘密,心里既澎湃又亢奋,仿佛感觉不到累,还能再工作十几个小时。
张健点点头,“接下来是第三部分了。这个部分的造型和设计最为奇特,会不会需要的条件更加复杂?”
对于他的揣测,安觉不置可否:“有这个可能,但我们也只能慢慢的试了,如果每一部分对应着不同的环境条件的话,那前两种光照方法都可以排除掉,剩下的还有什么?”
张健摸着下巴深思,片刻后提议:“用油灯试试怎么样?”
“油灯,油灯那么微弱,能行吗?”安觉不太认可他这个建议。
“油灯发出的光虽然微弱,但你想想,在秦朝那个年代,蜡烛还没有被发明出来,寻常用来照明的工具就是油灯。既然嬴政之印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东西,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当时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呢?印玺不是非要白天才能用的东西,如果到了夜晚,需要使用印玺,这油灯的存在就是必然条件。”
安觉这才点了头,“听你这么一解释,好像是挺有道理的。那行吧,可现在我们上哪儿去找油灯?”
张健起身道:“我去找这里的工作人员借一个,仓库里应该就有。你呢,就先研究一下阳光和手电筒是否对它有用吧,我们要把不成立的条件都先给排除掉。”
安觉当然明白这点,便耐着性子,将这第三部分的和田玉放在日光下观察了半个小时,又用手电筒照着观察了半个小时。
张健这时候回来了,手里拿着一个古早的青铜油灯,身后还跟着几个工作人员。
“小觉,他们听说了我们的需求,特意给找出来了一个秦代的油灯,你看看,这上面的豆脂还没有燃尽呢。”
“保存了这么久的豆脂也没法用了啊,你在逗我呢。”安觉奉送了他一个白眼。
张健慧黠一笑:“的确,但我们可以在里面加点豆油啊。”
说着就有工作人员帮他们在油灯里加满了豆油,还嘱咐他们:“这样烧出来的烟子有些大,你们最好去宽敞的地方。而且,颐和殿内是不准有火星出现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