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头嗡嗡作响。小糯米从房间里跑出来,抱着林薇的腿,小声说:“妈妈,别吵架,我去哪里上学都可以,只要爸爸妈妈不生气。”
林薇蹲下身,抱住孩子,心里一阵发酸。她知道,婆婆和张远都是为了孩子好,可眼下基地的事已经让她焦头烂额,实在没精力再应对家庭的争吵。
“别吵了!” 林薇的声音带着疲惫,“择校的事,下周再议,现在基地遇到急事,我得赶紧想办法解决。” 说完,她转身走进书房,关上房门,仿佛这样就能隔绝外面的纷争。
打开电脑,林薇开始搜索 “手工红纸替代材料”“应急藤条采购渠道”,可翻了半天,要么是材料不匹配,要么是交货时间太长。就在她快要绝望时,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消息,是街道办李伟发来的:“林姐,区里明天举办‘农产品产销对接会’,有很多本地农户和手工艺人参加,或许能帮你解决材料问题。”
林薇眼前一亮,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。第二天一早,她就带着王大姐赶到对接会现场。会场里人头攒动,摆满了各种农产品和手工艺品。林薇挨家挨户询问,终于在一个角落的摊位前,找到了一位做传统红纸的老艺人。
“老师傅,您这里有手工红纸吗?我们急需一批,用来做剪纸。” 林薇急切地问。
老艺人摇摇头:“现在年轻人都不用手工红纸了,我早就不做了,不过我知道邻县有个造纸作坊,还在生产传统红纸,就是量不大,你们要是要,我可以帮你们联系。”
林薇赶紧留下联系方式,又在对接会上找到了两家种植藤条的农户,虽然藤条还没完全晾晒好,但农户答应 “加急处理,三天内交货”。材料的事终于有了着落,林薇悬着的心稍稍放下,可刚走出对接会,就接到了张远的电话。
“薇薇,公司那边定了,让我下周去北京出差,参与一个重要项目,要是做得好,华东区总监的位置就稳了。” 张远的声音里带着兴奋,“不过要出差一个月,家里和基地的事,就要辛苦你了。”
林薇的心瞬间沉了下去。基地正处于订单交付的关键期,她需要人帮忙协调生产、对接供应商,张远这个时候出差,无疑是雪上加霜。“你能不能不去?或者推迟一段时间?” 林薇的语气带着恳求,“基地现在离不开人,择校的事也需要咱们一起商量。”
“推迟不了,这个机会太重要了,错过就再也没有了。” 张远的语气带着无奈,“基地那边,你让李姐和王大姐多帮忙,家里有妈照顾,应该能应付。择校的事,就按我的意思,选私立小学,钱的事我来想办法。”
“钱的事不是重点,重点是现在家里和基地都需要你!” 林薇的声音忍不住提高,“你只想着你的晋升,有没有考虑过我有多难?”
“我难道不是为了这个家吗?” 张远也来了火气,“我出差是为了赚更多钱,让你们过得更好,你怎么就不理解我?”
挂了电话,林薇站在街头,秋风吹得她瑟瑟发抖。她看着来往的人群,突然觉得无比孤独 —— 基地的压力、家庭的争吵、张远的不理解,像一张网,把她紧紧困住,让她喘不过气。
回到基地,林薇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,看着窗外飘落的树叶,眼泪忍不住掉下来。王大姐轻轻推开房门,端着一杯热茶走进来:“薇姐,我看你脸色不好,是不是遇到难事了?有什么事,跟我们说说,大家一起想办法。”
林薇把心里的委屈和焦虑一股脑倒了出来。王大姐听完,想了想说:“薇姐,你别太着急。张远出差,我们可以多分担,我和李姐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