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几个月到现在才下了几天雨,地里稻子青黄不接的,别说增产了只怕比去年还要损失一大半呢。”
地里的水沟,水塘都快干了,再过一阵,只怕都得从家里挑水过去浇。
这雨要是还不下,别说稻子人只怕人都没水喝,这一次收成要损失大了。
不止他们家,几乎所有庄稼都是。
而且他们家稻子因为照料得仔细,情况比别人好多,但损失是肯定了。
干农活就是靠天吃饭,一个不慎所有辛苦都白费了。
一听这话锦老大和锦老三脸色顿时严峻起来,关系到他们的利益。
锦老大端着一脸架子,“二弟,我们铺子的生产就指望着你的粮食呢,不指望你增加产量可你起码得保持着原有的产量,不能耽误我们铺子做生意啊。
我们是信任你才把活计交给你,虽然我们是兄弟平时一些细节不讲究,可做生意还是要有信用啊。”
锦大婆子也上纲上线:“对呀,二弟,我们就是想帮衬你们才把粮食供货交给你们,要不然直接交给别人去做了,我们还能省下一大笔钱。
就是想着我们一家人,能帮你们减轻一下负担。”
这些话锦二婆子可不爱听,如果可以她们都想拒绝。
搞得好像她们占了多大便宜似的,就是因为是亲戚才一直将就着低价,去外头看看人家粮食价格都多少,更别说她们家的稻子质量那么好。
要去卖给粮铺,价格都不至于这么低。
低价就算了,还要他们稻子碾好才行,甚至还要她们运货过去,几乎每年都没有挣,人工要是算下去,还是亏本的呢。
村里不少人稻子质量比她们差的,买给粮铺比她们还挣了不少,一直说她们傻来着。
她不是跟老头说别接这活,让他们去找别人,免得逢年过节每次回来一直拿这事说功劳。可老头就是顾念着兄弟感情,让他去提价格也不提。
这次粮食产量上不去最难受的还不是她们家,没安慰就算了还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。
活像他们一家欠了他们俩家。
锦老二为难一脸:“大哥,这我可说不准呀!当初说地里收成多少就给你们铺子供货三分之二,当初是说好的。”
因为粮食的产量跟多方面有关系,所以他们说好收成多少就提供三分之二给他们的铺子,并没有按多少产量。
所以不存在着他们违约的情况。
锦二婆子实在忍不住了,开口道:“对呀,大哥还有三弟,今年的粮食少那是肯定的。为了不耽误你们铺子做生意,趁着现在粮食还没收获,我看你们还是去找别的农家批发进货一些。
不要把鸡蛋放在我们这一个篮子,多分着放才是。
不然要是供货不到,让你们铺子经营中断我们夫妻可真过意不去。”
几句话下去,堵得锦老大哑口无言。
动不动就说他们占了便宜,去别人那买试试看呀。
明明得了便宜还总是一副亏大发的样子,一次又一次,真是让人听了火大。
再去别的农家进货,那价格不得高几倍,他们才不做亏本生意呢。
锦老大只好递给锦老三一记眼神。
锦老三好声好气道:“二弟妹你这说的什么话呀!当初说给你们做就给你们做,我们怎么能出尔反尔呀。
再说地里的活计我们可不熟,二弟你可得想办法给我们弄来呀,你也知道我们铺子这么忙,再供货这些就难了。
你对村里的农户也知根知底,我们要求也不多,你提供的产量就跟往年一样就行。”
三言两语又把刚才锦老大强硬的话圆润了一下。
“三弟,这……”
锦老二还想说这事难办,给他的价低他可以不计较,可别的农户可就不愿意了。
这要是到时同样的价格收购那肯定不行,总不能要他贴补进去吧。
“二弟,我相信这事你有办法的,大哥和三弟都非常信任你。”
锦老大直接一顶高帽子就扣了下去,让锦老二答应也不是想拒绝也不是。
而坐在中间的锦老太太明知道这对二房是亏本的买卖,关键时刻她都不吭一声。
显然是帮着大房和三房。
锦大婆子跟锦三婆子对视一眼,暗暗偷笑:哼,最近挣了他们多少红包,怎么也得让她们原封不动吐回来。
锦三婆子:对,看看谁厉害!
锦老二犹犹豫豫,到嘴边的话想说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好,怕说了伤了兄弟的感情。
锦二婆子可不吃这亏,这样下去长期那了得。没挣钱就算了还要他们倒贴,想都别想。
更别说现家里多了一个闺女,也得为她打算。
老头子顾及兄弟感情,可那俩兄弟也得有些分寸吧。
他们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