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2章(2 / 3)

p;这恰恰是张扬一直期待并努力促成的局面。

    一座城市的蓬勃发展,离不开充足的人口支撑。

    于是,他果断将目光投向新城区的规划建设。

    张扬决定以老街为核心,围绕其打造新城区,最终将老街蜕变成为文丘县全新的县中心。

    这一决策,既保留了城市的历史记忆,又能借助老街的文化底蕴,带动周边区域的繁荣。

    对于张扬的这个决定,李中兴给予了全力配合。

    事实上,他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。

    在官场与商场的博弈中,商人面对手握重权的官员,往往处于弱势地位。

    李中兴心里很清楚,张扬若想对他采取行动,简直易如反掌。

    看看孙正雄的下场,便是前车之鉴,曾经在文丘县只手遮天的人物,如今也只能在铁窗之后懊悔不已。

    不过这次他配合张扬是心甘情愿的配合。

    在与张扬的接触过程中,李中兴深刻体会到,张扬与以往那些官员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这位张书记一心扑在文丘县的发展大业上,目光始终聚焦于公共利益,从未对李中兴的财富动过歪心思,更没有凭借权力强取豪夺的行径。

    在李中兴的从商生涯里,遇见张扬这样的官员,实属罕见,让他由衷地欣赏与钦佩,也正因如此,他才会毫无保留地支持张扬推动的各项建设工作。

    老街改造不算是大工程,位于核心区域的老街已然改造完成,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众人眼前,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,搭配现代化的基础设施,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老街外围区域的拆迁工作也进展得相当顺利,施工队有条不紊地拆除着老旧建筑,为后续大规模修建老式风格建筑物腾出空间。

    根据规划,新建的老式建筑物一律不得超过两层,旨在还原老街古朴、闲适的风貌,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。

    在拆迁安置工作方面,政府充分考虑了居民的利益,制定了极为优惠的政策,赢得了拆迁户们的一致拥护。

    按照政策规定,每1平米的原有民房,拆迁户可置换1.5平米的新建楼房。

    这一举措,极大地改善了拆迁户的居住条件,让他们从老旧的平房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,居住面积还大幅增加。

    面对如此诱人的政策,拆迁户们纷纷踊跃响应,兴高采烈地签署协议,搬离了原本的住所。

    以民房换楼房,且面积还能“增值”,这样的好事,任谁都不会拒绝。

    回首往昔,文丘县的拆迁工作可谓困难重重。

    过去,拆迁政策对居民极为不利,1平米的房子仅能置换0.7平米的楼房。

    在房价日益攀升的情况下,居民们不仅要割舍熟悉的家园,还得额外掏出一大笔钱来填补面积差,购买新房,这对于许多普通家庭而言,无疑是沉重的经济负担。

    正因如此,大部分居民都对拆迁持抵触态度,“钉子户”现象由此而生。

    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多的居民因不满拆迁条件而拒绝搬迁,钉子户的队伍愈发壮大,严重阻碍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。

    而此次老街改造中的拆迁安置政策,无疑是一次大胆且成功的革新。

 &n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笔趣阁】 www.biqu66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最新小说: 我靠务农成功入编 快穿:谁让我是男主的白月光呢 八零军婚,真千金带崽随军啦 迟来深情比草贱,我叛出家你哭啥 重生:村里有个老汉是神枪手 他,前人类英雄,和女魔王在一起了 法师之上! 全家偷听心声吃瓜,我赢麻了 乱世帝都 以声吻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