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国在得知炎国准备动大规模战争后,举国上下迅动员起来。
楚尘深知,仅凭楚国一己之力对抗炎国这个强大的对手,虽有胜算但也会付出巨大代价。
因此,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抵御炎国,成为楚国当前要的战略目标。
楚国的使者们纷纷奔赴各国,展开了紧张的外交斡旋。
其中一位使者来到了与楚国素有渊源的泽国。
泽国虽国力不算强盛,但地理位置关键,其领土与楚国和炎国都接壤,若能争取泽国的支持,将极大增强楚国在边境防御上的优势。
楚国使者见到泽国国君后,诚恳地说道:“泽国主,炎国野心勃勃,妄图称霸周边。
楚国一旦被其击败,泽国恐也难独善其身。
楚国愿与泽国结成坚固同盟,共同抵御炎国。
战争期间,楚国将全力保障泽国边境安全,战后两国还可携手展,共享繁荣。”
泽国国君面色凝重,深知此事关系重大。
炎国的威胁如高悬之剑,令他心生忧虑,但与楚国结盟也意味着卷入一场大战,风险巨大。
他沉思良久后说道:“楚国的提议我需与大臣们商议。
但楚国需表明诚意,承诺在战争中给予泽国切实的军事支持。”
楚国使者当即回应:“泽国主放心,楚国将派遣精锐部队协助泽国加强边境防御,并为泽国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指导。”
与此同时,楚国使者在其他国家的外交活动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。
一些与楚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,如澜国、郢国等,纷纷表示愿意在战争期间保持中立,并在物资上给予楚国一定的支持。
“楚国一直是我们的友好邻邦,此次虽不便直接参战,但我们会尽己所能提供物资援助,祝愿楚国能战胜炎国。”
澜国国君说道。
而对于那些同样对炎国野心深感担忧的国家,如浦国、泷国,楚国使者的联合提议得到了积极响应。
浦国国君表示:“炎国的扩张行径已威胁到我们的安全,楚国的提议正合我意。
我们愿与楚国携手,共同组建联军,抵御炎国。”
泷国国君也附和道:“没错,单打独斗我们都难以抗衡炎国,唯有联合起来才有胜算。
泷国愿出兵与楚国并肩作战。”
在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的同时,楚国国内的军事准备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
楚国军队全面加强了边境防线,沿着与炎国接壤的边境,构建了三道坚固的防御体系。
第一道防线以壕沟、陷阱和鹿角等障碍物为主,旨在迟滞敌军的进攻度;第二道防线是由高大的城墙和堡垒组成,配备大量弓弩手和投石车,对敌军进行远程打击;第三道防线则是精锐部队的集结地,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出击,应对敌军的突破。
“这三道防线是我们抵御炎国的关键,必须确保每一处都坚不可摧。”
楚国边境防御总指挥对负责防线建设的将领们说道。
楚国的军事科研人员也在争分夺秒地研新型武器装备。
在原有的连强弩和改良投石车基础上,他们又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攻城器械——云梯炮。
这种云梯炮结合了云梯的攀爬功能和火炮的攻击能力,在攻城时,既能让士兵迅攀爬城墙,又能对城墙上的敌军进行火力压制。
“有了这云梯炮,我们在攻城作战中就能占据更大优势,给敌军以致命打击。”
军事科研负责人兴奋地说道。
楚国还对军队进行了重新整编和训练,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和士兵的特长,将军队划分为多个专业军团,如骑兵军团、步兵军团、弓弩兵军团、工兵军团等。
各军团之间加强了协同作战训练,以提高整体战斗力。
“战争中各军团要紧密配合,挥各自优势,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。”
楚国将领在训练中对士兵们强调道。
另一边,炎国的战争准备也已基本就绪。
炎国国君集结了一支庞大的军队,人数多达数十万。
这支军队装备精良,士气高昂,被炎国国君视为征服楚国的利器。
炎国军队分为五个军团,分别从不同方向对楚国边境动进攻,试图以强大的兵力优势突破楚国的防线。
炎国国君在出征前鼓舞士气:“楚国的财富与土地在向我们招手,将士们,只要我们齐心协力,定能踏平楚国,建立不朽功勋!”
大战一触即,楚国边境气氛紧张到了极点。
楚国联合浦国、泷国组建的联军也已集结完毕,在边境严阵以待。
楚国将领与浦国、泷国的将领们共同商讨作战计划。
楚国将领说道:“炎国军队虽人数众多,但我们联军也不容小觑。
我们要充分利用地形优势,以逸待劳。
炎国若分兵进攻,我们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;若其集中兵力突破一点,我们则要坚守防线,消耗其有生力量,再伺机反击。”